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节俭之风中的“受益者”

2020-09-09 09:28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近日,在玉环市芦浦镇芦岙村,一桌特殊的“锡饼菜”引起附近群众的一致点赞。

  原来,该村的村监会成员林财坚的父亲年迈去世,按照农村老习俗,本该邀请上亲朋好友摆上十几桌酒席,但是他却一切从简,只在自家炒了一桌锡饼菜简单招待。问及缘由,林财坚笑着说,“锡饼菜只需要炒上十来个菜当馅儿,再做些面饼,大家挑喜欢的馅儿自己动手包,比起办酒席省时省力,又不会有浪费产生,党员干部就应该给老百姓们树个榜样。”

  以政风促社风、以党风促民风,在玉环得到了生动实践,一切从简、厉行节俭已成为百姓的常态,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更是一个惠及群众的珍贵成果。

  “就花了几百块钱,但却简单而温馨,省下来这笔钱可以用于孩子的学习”玉环生态环境分局副书记、副局长周继红的家里,为孩子办了一个上大学前的欢送仪式,四世同堂围坐一桌,吃着土菜,话着家常。

  在前些年,孩子考上大学大摆筵席曾是玉环当地的风俗,一位正科级领导家孩子的升学宴办得如此简单,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风气已经悄然变了。

  “这些年,特别是今年,大家的观念转变非常明显。”周继红肯定地表示,一点都不担心“人家说闲话”。

  据悉,早在2013年6月,针对“红白喜事”奢侈浪费、互相攀比等现象,玉环从党员干部抓起,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抓起,制定出台《关于规范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明确规定全体市管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模进行了严格控制,其中,婚庆宴请应控制在200人以内,不准以同一名义分别宴请、化整为零多次操办,确需超出200人应报市纪委、组织部审核;丧事活动严格执行市委关于丧葬礼俗改革工作的有关规定,且操办酒席人数应该控制在200人以内;乔迁新居、庆生祝寿、升学留学、参军就业等喜庆事宜一般不得宴请亲属之外的。

  “将人数限定在200人以内,我们是专题做过民意调查的结果。”玉环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实行领导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告和公示制度,由领导干部本人填写报告表,经市纪委、组织部同意后,提前10日在单位内部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

  “现在操办婚宴这些事宜,上高档菜都少了,而且大家普遍都养成了打包的习惯,吃剩倒掉的现象基本没有了。”马凌涛是玉环市一家酒店经理,“为此,我们还特地提供了精细化的点餐服务,提供专业餐饮意见,帮助顾客做好菜品合理搭配,这样即大大节约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又确保了顾客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桌数少了,排场小了,少了推杯换盏的场面活儿,多了交心的人情味儿。同样觉得受益的还有玉环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刘珍和家人。

  “我们的婚礼,双方父母本来打算花上一大笔钱,请亲朋好友吃吃喝喝热闹一下,可是难免会造成宴席浪费。”用刘珍的话说,还好这几年《规定》渐渐深入人心,再加上近期全国上下都在提倡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双方家长也接受了简化婚庆仪式的想法。

  制度再完美,没有刚性的执行,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近年来,玉环市持续巩固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成果,严格实行“两报告”“两严控”,并将对象拓展至村干部、普通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明确“不准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借机敛财”等“十不准”措施,同时玉环市纪委市监委不定期以实地抽查、视频监控、回访酒店等方式,倒逼政策有效落实。

  “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一举一动也得讲规矩,即使自掏腰包也不能奢侈浪费。”玉环市纪委市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我们高度重视群众举报,只要是对党员干部奢侈浪费行为的反映,事无巨细,坚决从快从严查处,一律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让节俭习惯惠及所有人。”

(台州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