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象山:靶向监督 为基层松绑赋能

2025-11-04 09:29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过去,这小小一栋楼里里外外挂满了牌子,现在摘下了一大半,花在开证明、录资料的时间少了,会议也精简了,我们有更多时间与老百姓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在谈到基层减负给村庄带来的变化时,象山县大徐镇林善岙村党支部书记郑清和不禁感慨道,牌子被摘下后,来自不同部门的重复性工作进一步整合,基层党组织不应或无能力承担的事项被取消,材料报送、考核等事项也大幅减少,现在村干部到群众中服务的时间更多了,抓落实、谋发展的劲头也更足了。

  近年来象山县纪委监委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聚焦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非教育教学事项进校园”、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过多等方面,小切口发力整治“顽疾”,助力把基层干部从疲于应付中解脱出来。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曾是许多基层干部感触最深、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在深入调研上下足功夫除第一时间协调督促各地各单位起底自查所有在用的政务应用、工作群外,通过选派村(社)廉情直报员、大数据监测、座谈走访等方式,把干部群众实际应用情况“捞”起来,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讨,全力推动删减使用不合理、实效不佳的政务应用,清理解散功能重复的工作群、不承载具体工作的业务群等,合并精简了一批内容相似的问卷调查、学习考试等线上答题行为。在大刀阔斧“做减法”的同时,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整合监管链条、精简数字应用,切实提升数智赋能功效。如该县发改局牵头研发了“象山县投资项目全过程服务闭环管理系统”,整合了发改、财政、招商等部门的招商平台、工程监管平台、资金拨付审批平台等多个系统,解决了一个项目多头填报问题,实现了全流程全周期投资项目监督管理。

  挂牌数量多、清单事项多等问题给村社套上了“枷锁”,也成了群众眼中的烦恼。象山县纪委监委积极发挥“室组地”片区协作和部门协同的“攥指成拳”作用,着力找准靶心要害,通过实地走访、专班推进、座谈会商,会同县委社工部对全村社涉及的牌子、机制等进行“问诊”,做到把准基层需求,摸清实际底数,推动相关部门梳理村(社区)工作准入事项,取消一批村级组织不应承担或者没有能力承担的工作事项,清理规范了一批标识标牌。

  推进基层减负要快刀斩乱麻,让基层干部群众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到变化,更要久久为功,一以贯之推动工作落到实处。该县系统梳理汇总上级78条正负面清单,编制形成“四严禁六严控”《减负10条(试行)手册》,通过工作培训会、季度工作例会等方式,提高政策知晓度。县纪委监委以实地走访、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整治情况组织多轮实地核验和“回头看”检查,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从动态监测、源头管控等方面持续跟进巩固整治成效。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为例,县纪委监委先后走访镇乡街道、村社13个,现场核验镇村层级使用的政务应用58个,发现各类问题15个,并向团县委、县文广旅体局、县民政局等单位下发监督提醒函,推动“礼俗通”“殡葬服务”等应用优化升级。

  “整治形式主义不是一阵风,而需持续发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健全完善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更好激发干事创业激情,让减负成果惠及基层干部和群众。”象山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象山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