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桐乡聚焦督查小型工程招投标顽疾

2020-08-21 07:08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这个雨污水管道疏通工程,当时中标项目经理是郑某,但是施工合同上的项目经理却是任某?为何实际施工方与中标人不一致?”近日,在桐乡的一些小型在建项目工地,纪检监察干部正拿着一叠招投标资料和施工合同,仔细核实项目管理人员信息,查看施工情况。

  “挂靠”是招投标领域的顽疾,投标人借用多家单位资质进行“串标”“围标”,中标后再“卖标”牟利,这种“明投暗定”的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同时,也往往因为“挂靠”施工方的施工力量、技术力量不足,导致工程进度缓慢、拖延,甚至影响施工质量。

  “镇(街道)小型工程是建在‘群众家门口’的民生工程,必须把好事办好,让惠民工程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桐乡市纪委市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徐正洪说。

  为此,桐乡市纪委市监委联合该市政务数据办、建设局、发改局、交通局等部门对全市11个镇(街道)2019年以来小型工程建设项目是否存在借用资质进行招投标现象,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监督,全面排摸小型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挂靠、转包等违规现象。

  据统计,2019年以来,桐乡市各镇(街道)小型建筑工程项目共有1300余个。虽然单项规模小,但是总体数量多。督查人员随机抽取了其中139个小型工程的项目资料,并实地走访了36个在建项目工地,重点对小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资料台帐、项目管理人员信息、项目款项往来等情况,以及在建项目现场人员到位及施工情况进行了深入检查。

  经检查发现,各镇(街道)招投标活动组织实施总体较为规范,招投标活动程序规范,但也发现了中标项目经理与合同项目经理不一致的现象,其中有20余个工程为个体老板承包挂靠建筑公司工程。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将要求相关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切实担起责任,立行立改,查漏补缺,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规范交易行为,提高招投标效率,促进我市建筑业健康发展。”桐乡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桐乡市纪委市监委已向相关主体单位进行了问题反馈,同时督促市发改局、建设局等单位建章立制,通过制定标后管理监督检查机制、项目经理实名制考勤制度等,强化标后监管,探索建立市规模以下国有投资项目建设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进一步加强对投标企业、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行电子招投标系统向镇(街道)延伸,提高招投标工作质效。

(嘉兴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