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06:32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今年年初,我省法院系统全面启用“三个规定”新的记录报告平台,并深入开展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专项整治。“三个规定”是指中办国办、中央政法委、“五部委”先后出台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三个文件。中央政法委、中央纪委机关、国家监委专门出台《关于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工作意见》。
以此为契机,驻省高院纪检监察组把“三个规定”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内容,层层压实记录填报责任,推动完善配套制度,深挖彻查问题线索,将落实“三个规定”融入监督全过程,推动制度落地生根,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营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强教育,匡出思想自觉。“三个规定”是规范、是约束,但更是关爱、是保护。省高院高度重视“三个规定”落实工作,在近期召开的全省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全省法院院长会议上,对该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在全系统举办“院长论坛”“法官论坛”“思想大讲堂”等活动,要求全省法院干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落实“三个规定”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锤炼过硬作风的重要意义。纪检监察组在做好监督、协助的同时,利用给院机关各支部上廉政党课、列席组织生活会、庭审视频警示教育等载体,推动党员干警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绝对忠诚贯穿“三个规定”执行全过程,增强思想自觉,主动报告,忠于组织。
强责任,匡出担当尽责。“三个规定”能不能落到实处、发挥作用,基础是记录,要害也是记录,该组层层压实记录填报工作的政治责任,将落实“三个规定”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切实做到明责、知责、尽责。抓住“关键少数”,督促院庭长自觉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执行干预过问案件情况月报告制度,指导案件承办人对任何干预、插手、过问案件的行为,全面、真实地予以记录,确保全程留痕、客观填报。加强监督检查,将过问案件情况纳入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开发“法官与律师代理案件动态分析监测系统”,筛查不正当接触交往问题线索,会同内部监督部门履好督查处置之责,及时发现、跟进、处置相关违规情形。狠抓责任落实,会同院政治部、督察室、机关党委把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纳入重大请示报告事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考核体系,加大各部门落实 “三个规定”日常监督管理力度。
强规则,匡出公平正义。“三个规定”对干预司法、违规交往划出醒目红线,为司法人员拒绝干扰提供了“挡箭牌”,为依法履职提供了“护身符”,该组积极推动完善制度配套,促使拒绝过问成为规矩、及时记录成为习惯,为打造“五个过硬”法院队伍提供保障。强化协助职责,配合省高院出台《关于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的实施细则》,对干预、插手、过问案件的基本类型、报送程序以及相关除外情形进行明确,建立健全信息通报、核查调查、线索移送、倒查问责等机制,让“三个规定”的执行更加具体、明晰、可操作。强化协作配合,明确记录报告平台汇总数据要抄送纪检监察组,拆阅记录情况密封件要有纪检监察组人员在场,相关情况要记入廉政档案,以严明纪律促使“三个规定”落地见效,堵死插手、干预案件的“后门”。强化澄清正名,打消干警不愿填报、不敢填报的思想顾虑,保护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营造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好氛围。
强治理,匡出从严基调。加强系统治理,牵头对最高院与驻最高院纪检监察组《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强化监督管理持续纠治司法腐败问题的意见》提出贯彻落实意见,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把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作为“顽瘴痼疾”进行专项治理。加强案件倒查,梳理2019年以来收到的违反“三个规定”的举报线索、发生的涉审判执行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深挖彻查违反“三个规定”和充当“诉讼掮客”等问题。加强对下指导,通过督促驻在法院定期召开由下级法院参加的会商会、约谈下级法院主要负责人等方式,深入分析形势,制定改进措施,对上报数量连续为零、改进不明显的法院进行通报批评。加强协同监督,指导各驻法院纪检监察组严肃查处了一批违规过问案件、办案人员不如实记录过问案件的问题线索,对不如实记录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责,不断释放严的主基调,推动依规记录报告成为常态,形成“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震慑效应。
强宣传,匡出清风正气。凝聚清廉共识,协助新闻宣传部门做好内外部过问典型案例的发布宣传工作,把好新闻宣传审核,在法院新媒体宣传“三个规定”制度的同时,加强与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形成“三个规定”人人知晓、人人遵守良好氛围,在全社会树立维护司法公正严惩司法腐败的公共意识。开展走访调研,与司法行政机关、律所、律协相互交流进一步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完善良性互动机制,强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营造律师参与和支持“三个规定”落实的良好环境。深化司法公开,依托数字赋能推动立案、庭审、送达等审判过程全流程公开,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庭审公开以及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等工作取得新成效,2020年裁判文书公开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一,逐步消除司法神秘感,打开社会监督“大门”,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驻省高院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