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头生病十几年了,腿脚不利索,出门看病特别不方便……现在国家政策好啊,医生亲自上门量血压、测血糖,我们这些老百姓有福了!”日前,青田县纪委县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在三溪口街道开展回访工作时,村民张民章的老伴感激地说道。
张民章是三溪口街道石溪村的一位老人,患有高血压疾病,由于中风多年,行动不便,定期去医院进行身体状况检测就成了摆在眼前的一大难事。此前,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到三溪口街道走访时,了解到张民章的特殊情况,立即对接街道卫生院,将张民章列为居家医疗服务对象,切实帮助他解决了外出就医难题。
其实在基层,像张民章这样存在“看病难”问题的群众并不在少数。今年以来,县纪委县监委强化使命意识和政治担当,将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监督,特别是“一半乡镇(街道)卫生院医务力量不足,难以满足群众日常就医需求”等民生领域问题整改监督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督促县派驻机构发挥以督敦行、以督促改作用,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共同筑牢医疗领域健康防线。
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补齐“人”的短板是关键。县纪委县监委多次参加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专题会议,督促县卫生健康局、县人力社保局等责任部门主动作为,根据工作实际完成基层人员统筹调配方案,共增加基层卫生院事业编制8名、编外人员6名,确保12个常住人口数超过7000人的乡镇(街道)卫生院医务人员数量达到10名以上。
为进一步瞄准监督靶心,县纪委县监委要求县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联合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分批次走访人口较为聚集的乡镇(街道)卫生院,问需于民、问策于民,找准问题症结。“尽管卫生院人手充足,许多患者考虑到医疗技术问题,还是选择到县里就诊。”县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组长表示,乡村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在医疗资源方面存在的客观差距,是大部分群众“舍近求远”看病问诊的重要原因之一。
突出目标导向,县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将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作为监督重点,督促县卫生健康局等职能部门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街道)卫生院医务力量不足问题。在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动下,该局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新建规范化村卫生室14家、巡回诊疗点12个,持续完善乡村巡回诊疗管理和运行机制。今年以来,该县已派出医务人员1204人次,服务乡村400村次,服务群众11018人次,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保障医疗公共服务普惠性,除了要抓好优质医疗资源分配,还要充分考虑困难群众的特殊需求。针对走访发现的部分偏远山区村民、老年群体“看病难、看病烦”的情况,县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向县卫生健康局提出开展“送医下乡”活动的意见建议。最终经过多方商讨,该局决定实行县域医共体医务人员、医疗资源“双下沉”帮扶机制,成立42个“专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覆盖17个乡镇(街道),通过流动坐诊、送医上门的方式,更好地满足当地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一枝一叶总关情,百姓冷暖系心头。下一步,青田县纪委县监委还将结合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借助“全诊通”信息化系统的智能监测技术,持续加强医疗领域不正之风的监督检查,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构筑坚强屏障。
(丽水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