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 07:33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学校是按照什么原则分班的?”“有没有向全体教师传达‘双减’政策?”“是否存在违规补课、有偿补课的问题?”近日,三门县珠岙镇纪委实地走访辖区内珠岙小学、高枧小学、高枧中学等地,详细了解 “双减”工作开展情况。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7月,国家出台“双减”政策,要求切实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三个多月过去了,“双减”政策是否落地到位?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推进得怎么样?工作成效如何?带着这些疑问,三门县纪委县监委立足职能定位,紧盯校内减作业负担、校外减培训负担两大方面内容,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台账、个别谈话等形式,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压紧压实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切实推动“双减”政策真落地、见实效。
“双减”政策出台后,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县纪委县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会同综合监督单位县教育局成立专项督查组,实地走访全县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通过听取学校贯彻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汇报、随机与师生及家长谈话了解等方式,重点对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作业总量和质量等内容开展监督检查,切实督促各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督查发现,各校结合实际,挖掘特色,积极开展“一校一品促‘双减’”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海游街道中心小学进行“丰富课程 提升素质”专项行动,根据教师特长和学生需求,从体艺特长类、知识拓展类、实践活动类入手,开设了阅读、演讲、硬笔字、象棋等15门拓展课程;心湖小学探索集体备课模式,邀请同一年级段的教师参与评课议课,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改教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健跳小学开展“好习惯伴我行”活动,引导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截至10月底,我县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压减’率已达到100%,12家培训机构中,3家已注销,4家已转非学科,剩余已转非营利……”近日,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县纪委县监委专项督查组,就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
为强化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三门县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集中治理列入15个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项目之中,要求做好精准排摸底数、严格审批、如期完成学科类培训机构转登记、全面规范培训行为、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五大工作。
近日,县纪委县监委联合教育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前往全县12家培训机构,就培训机构安全稳定和风险防控情况、运营资质和营业行为、教师资质、培训时间、预收费管理、办学行为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检查发现,大部分培训机构已按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其中个别培训机构广告存在夸大夸张宣传问题,已当场责令整改,并限期汇报整改情况。
此外,各乡镇(街道)严格按照要求,纷纷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行动。如亭旁镇纪委依托红色先锋队、村网格员队伍,对全镇培训机构进行地毯式排摸,并对机构的办学资质、教学内容和教师资格等开展监督检查。海游街道纪(工)委重拳打击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等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规范校外教育市场经营秩序。
“教育是国之基石,‘双减’政策是维护教育公平和净化教育生态的关键举措,可谓意义重大、正当其时。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立足监督职责,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持续跟进相关工作推动落实情况,为‘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台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