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监督"探照灯"推进土地"阳光"流转

2025-01-23 09:26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土地流转以后,政府把乡村打造得越来越美,我们生活在这里老百姓居住感越来越好了......”近日,家住岱山县岱东镇龙头——鹿栏晴沙田园综合体附近陈大伯满面笑容,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2024年12月,毗邻鹿栏晴沙景区的“千亩沙田”依然郁郁葱葱,日渐成熟的白萝卜正铆足劲生长,一茬茬成熟的农作物不间断地从田间奔向餐桌。而往年,海岛冬天的农田耕种率低,“冬闲田”的困扰由来已久,“季节性抛荒”一度成为制约海岛渔农村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一大难点。如今,得益于农田规模化流转,一大片海岛沙地的稀缺资源得以活化利用。

  “农民土地经营权底数是否清晰?流转程序是否规范?是否充分尊重农户意愿……”自土地规模化流转工作开展以来,岱山县岱东镇纪委充分发挥监督“前哨”作用,梳理出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点,清单式列明重点监督对象、监督内容,对前期摸底、测量确权、合同签订、租金发放等重点环节开展“嵌入式”全流程监督。

  流转工作中,镇纪委通过走访农户和现场调研发现,一些土地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确权不清、边界不明等情况,影响流转进程。对此,镇纪委建议各村推行土地流转“阳光化”确权,土地面积、边界确权由农户本人、村民组长、村干部和村监会主任等现场参与、测绘校对,并充分征求流转意向,按需分类施策。对流转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对党员、干部开展廉政谈话,推送“案例式”风险提醒,杜绝政策处理过程中优亲厚友、擦边揩油、弄虚作假等问题。

  在经历了面对面现场测量确权、意愿排摸后,一张田亩册“活地图”展现在村口的公示栏。“谁家有几分地、流转面积、自种面积、租金金额都标注的清清楚楚,这样一来矛盾纠纷少了,村民对村干部的质疑声也少了,大大提升了流转效率。”岱山县岱东镇沙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岱红表示。

  “监督‘探照灯’照亮土地流转全过程,公开透明的流程既保障流转工作高效阳光推进,同时也推动解决了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岱山县岱东镇纪委书记夏菲菲介绍,“我们结合‘三清一促’专项行动,督促各村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和租金管理,并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专项监督,切实保障农户和村集体权益截至截止目前,5个村全面完成3600余亩土地流转,5家新型农业主体落户并实施规模农业,同时吸引优质农文旅综合体项目落地运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30余万元。

  “下一步,岱山县纪委监委将统筹用好县、乡、村级力量,上下联动、同向发力,持续点亮基层监督‘探照灯’,为深化‘千万工程’实现海岛渔农村发展蝶变保驾护航。”岱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岱山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