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数据监督发现,个别企业在特定区域内长期中标且评分异常高,背后可能存在泄露信息、预设门槛、围标串标以及对相关工作人员利益输送等问题,请作好核查。”面对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模块发出的一条红色预警,嘉兴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进行了核查处理。
针对日常监督中面临的权力事项多、监督对象多等情况,嘉兴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紧盯国企、招投标、民生等重点领域,推动相关单位聚焦“人权、财权、事权”,强化多维度数据分析、跨业务关联碰撞,有针对性地构建出招投标中标人评分异常模型等一批高阶监督模型,有效实现行权数字化、数据集成化、监督智能化、治理现代化。2024年,全市新建监督模型120个,产生红色预警2500余条,推动改善了一批权力运行的风险漏洞。
在构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模型的过程中,嘉兴市纪委监委切实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定期召开调度会议、通报工作进展,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以“市级主要业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业务部门协调配合、县(市、区)相关条线单位积极参与”的模式,实现上下“一盘棋”、全市“一条心”,压紧压实各级部门单位的主体责任。为了顺利完成重点领域的建模攻坚任务,嘉兴市纪委监委探索全员建模、以案建模,围绕不同的应用场景,着力提升数据关联碰撞、信息归集筛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在打造了一批优质监督模型的基础上,嘉兴市纪委监委建立健全了红色预警信息提醒警示、快查快办、细化处置、深入运用等工作机制,强化了信息的互通共享,切实以数字技术助力日常监督。此外,面对重点红色预警,纪检监察机关以及行业主管部门,会以市县镇三级联动的模式,形成监督合力,将预警信息查深查透。
“自从公权力大数据监督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场景以来,‘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的现象被逐渐打破,原本分散零落的数据信息被有效整合。通过模型进行数据的碰撞,能有效帮助我们发现‘蛛丝马迹’,切实提升了我们的监督质效。”嘉兴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嘉兴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