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将统计等经济监督数据也纳入进来,强化协同联动。”“要继续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开展靶向监督。”在近日召开的桐乡市贯通融合监督多方联席会议上,来自纪检监察、人大、政协等部门的与会人员们正就如何进一步深化贯通融合监督展开“头脑风暴”。
这场“监督共同体”的思维碰撞,正是该市不断创新优化监督体系建设、提升治理效能的生动缩影。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专责监督为主干、基层监督为支撑、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为保障,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桐乡市立足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人大监督、协商监督和审计监督职责定位,探索建立五项监督贯通融合体系,瞄准影响政策落地、制度执行、发展推进的堵点难点,推动各类监督通力协作、同题共答。自联动以来,全市已统筹35个监督项目,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11条,相关经验获省级改革课题立项。
此前,桐乡市出台关于建立五项工作贯通融合机制的相关实施意见,明确联动举措、细化工作流程,从制度层面为如何推进贯通融合监督作出系统谋划。围绕市委“整合监督力量、优化监督模式”的命题,该市建立联席会议、信息抄送、资源共享、“点单”提请四项机制,在日常协调、线索移送、信息互通、成果共享等方面不断优化具体路径和工作流程,推动贯通融合监督常态长效、规范有序。
“贯通融合监督充分发挥各方监督主体优势,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向发力,实现了监督对象聚焦、监督内容互补、监督方式互融,推动监督力量从‘物理叠加’向‘化学反应’转变。”桐乡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问题导向鲜明,贯通监督精准有效。为避免多头重复监督,有效减轻基层负担,该市紧紧围绕国之要事、省之重点,根据市领导点题和部门、代表、群众命题,做深做实关键监督项目。如在《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情况专项监督中,该市细化执法司法、政务服务等重点“切口”,开展纪委联企督效、人大代表视察以及“请你来协商”等各类活动30余场次,助推桐乡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县(市)。
该市还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整改纠偏-建章立制” 闭环机制,用监督促规范管长远。如该市人大机关、纪委监委、审计部门联动开展科创平台建设专项监督中,聚焦科研经费、人才储备、干部履职等方面逐项反馈交办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完善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管理的相关实施细则;在养老领域,纪委监委、巡察办和审计部门联动推进,聚焦资金监管漏洞,推动出台了省内首个互联网惠老助餐管理和服务规范的地方标准。
下一步,该市还将进一步发挥监督贯通融合效应,用技术手段打破数据壁垒、加强信息共享、跟踪问题整改,以联督共促的实际成效解决群众痛点和发展堵点,把 “问题清单” 真正变成 “履职清单”。
(桐乡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