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检查

定海:监督护航促规范 激活农村"三资"一池春水

2025-09-16 15:15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闲置的渔业码头重新招租后,每年能给村里带来不少收入,这‘三资监督真是帮咱们把‘死资产’盘活了!”舟山市定海区小沙街道毛峙村渔业码头的成功租赁,是该区纪委监委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督、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定海区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痛点难点,牵头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打出一套“查问题、补漏洞、促规范”的监督组合拳,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

  紧盯村级债务、村级工程、村级合同这三个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定海区纪委监委联动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开展“三清一促专项行动。在村级债务清算中,该区全面摸排债务底数、建立动态台账,累计化解村级债务700万元,同步建立村级新增债务镇(街道)审核机制,从源头防范债务风险;针对村级工程“监管难”问题,对近年完工项目逐一“回头看”,重点核查违规发包、工程质量不过关、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整改问题工程55个;在村级合同清理中,清理不规范合同161份,制发规范合同文本,让合同管理“标准透明”。

  “强村公司章程修订要公示、经管人员选聘需备案、利润分配得透明……”在定海区各镇(街道),“强村公司监督清单”成为监督“指南针”。强村公司是壮大集体经济的关键载体针对公司运营中的廉洁风险点,定海区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开展专项监督,对苗头性问题共同研判、督促整改推动强村公司健全财务管理、利润分配、风险防控等机制,解决运营难题8;岑港街道“好岑光”强村公司凭借规范运营模式入选全省典型案例,通过“资源共享、品牌共建、效益共赢”,为全区强村公司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定海经验”。

  监督联动提升整治成效。“巡察组不仅帮我们找出了整改漏洞,还盯着问题解决,村里的‘三资’管理比以前规范多了!”在“千村整改促治理”专项行动中,村干部对巡察监督的“后半篇文章”赞不绝口。定海区将巡察监督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相结合,全面梳理近年来村社巡察整改情况,对重点村开展回访检查和驻点巡察“回头看”,强力推进解决“三资”领域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到位现象

  为实现长效常治,定海区纪委监委借力数字赋能,依托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构建农村集体“三资”场景,推动监督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同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推动职能部门出台村级债务管理、合同管理等制度,规范村级工程发包、资产处置等流程,形成“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的治理闭环。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得好不好,事关乡村振兴和群众利益。我们将继续立足职能定位,持续紧盯关键环节,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以铁的纪律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质增效。”定海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舟山市定海区纪委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