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碧海银沙,在象山县东旦村,一片曾经无人问津的荒野沙滩,在引进运营商后华丽转变成了国家AAA景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沙滩”。此前,东陈乡纪委对东旦村资产闲置问题进行排摸并交办,东旦村通过招商引资、组团发展等方式,将荒野沙滩打造成时尚运动海滩,为整个村庄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和活力。
“现在东旦沙滩附近基本上家家户户开民宿,户年均收入达25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早已破百亿。除此以外,我们通过问题交办、跟踪处置等方式,推动红岩村闲置码头冷库厂改造成金丝楠木博物馆,助推旦门村闲置粮站打造千里美术馆等等,这是我们交给群众最好的监督成绩单。”东陈乡纪委书记表示。
据悉,为防止村集体资金流失、避免资产资源“沉睡”,象山县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督查组,聚焦全县村集体资产资源底数不清、发包后租赁费用未足额收缴等问题,依托浙江省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资产资源”模块,对全县行政村农村集体闲置资产进行摸底调查。
“各村要详细收录资产资源名称、类别、状态、直接负责人等相关信息,建立起资产资源大数据库,尽最大努力盘活闲置资产。”专项督查组梳理出25个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第一时间向相关村集体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问题立行立改。监督推动下,一批批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大徐镇望海岭村利用本村闲置土地,与周边村庄合资建起了出租用房“共富楼”,在有效解决工业园区企业职工住宿问题的同时,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西周镇柴溪村闲置的老祠堂被改造为手工作坊,成了村民售卖手工艺品的创收地。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以村经济合作社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切口,紧盯村集体资产资源出租或处置价格过低、租期过长、多头报账、挪用专项资金等典型问题,联合职能部门分层分类进行监督检查,线下从“账内异常数据”入手,逐笔核实有疑议的账面信息,并对部分林地、土地等资源进行测量核对,线上用好浙江省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资产资源”模块,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等贯通融合,通过数据碰撞分析产生红色预警,精准发现问题。
“励家坪村菜场租金连续两年未入账,是否存在坐收坐支、挪用资金等现象,请及时核查。”不久前,晓塘乡纪委收到一条红色预警信息,显示励家坪村集体资产收益情况存疑。乡纪委立刻就相关情况开展调查,了解到该村菜场、商铺、小店等租金均由村老年协会负责收入,资金未入账,存在较大廉政风险。乡纪委随即叫停相关工作,并联动乡村振兴办、乡“三资”办组建专项工作组开展村级资产督查,制定一村一方案,帮助乡域各村收回村级资产并合规化管理,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合计约10万元。
既要“当下改”,也要“长久立”,为严防各类隐形变异规避监管的行为,象山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修订《象山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要求将全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统一纳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实行闲置资金竞争性存放,杜绝可能形成的“灰色利益链”。截至目前,象山县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成功交易234宗,已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达1.7亿元。
“村集体经济这份‘家底’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加大监督力度,坚决堵塞集体资产流失、被侵占等漏洞,致力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让群众切实享受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的改革红利。”象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象山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