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病,到新医院就得重新做一遍检查,现在我拿着我们卫生院的检查报告,县里的医生也认可,省时省力不说,更是实实在在为我们老百姓省钱!”一大早,在新昌县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俞女士拿着预约的外科专家门诊号,不到10分钟便完成签到、缴费、问诊全流程。这一变化,折射出的正是新昌对医疗领域专项整治的成果。
去年以来,新昌县纪委监委聚焦医疗医保医药“三医”领域突出问题,将案件查办、精准纠治、服务提质贯穿整治全过程,有效促进医疗服务更加“规范化”“优质化”。“我们坚持点题整治,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检验费用问题为切口,通过专项整治督促职能部门在全省率先打破‘二甲以上医院仅互认同级及上级医院’标准,实现全县15家医院县域内‘线上线下’同步认,与省内其他进入互认网络医院实现‘跨市跨县’一同认。”新昌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组长俞元峰介绍道,截至目前,全县医疗系统已累计调阅医疗检验报告31万余次、互认14.5万余次,为群众节约费用超200万元。
针对药械采购、医疗保障、涉医执法等问题,新昌县纪委监委坚持以案破题,通过综合运用“下沉式”监督、“驻点式”监督等手段,严肃查处“名医”讲课取酬、站台收费、下村出诊不尽职等问题,有力纠治行业不正之风。
在此基础上,新昌县纪委监委还重点聚焦“三医”安全质量,协同公安、医保、市监等部门开展定期碰头,及时同步执法监管中发现的问题情报,跟进监督执法单位案件查处及公示情况进展,有效凝聚执法监管合力。
以案促改“长效治”,从“惩一人”到“治一域”,围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发现的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不够严格、急救分站管理不够规范、医保管理责任体系不够完善等典型性问题,该县纪委监委推动制定医疗卫生单位内部审计、急救分站管理、定点药店医保管理包联等制度11项,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笼子。
“对医疗领域的专项整治是一个重建信任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受益。”新昌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整治医疗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让群众看病更有“医靠”。
(新昌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