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规范、过度执法、趋利性执法、多头重复检查,以及吃拿卡要等严重影响市场秩序的行为和突出问题,宁海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做深做实高位谋划、深挖彻查、源头治理等举措,以作风持续向好引领营商环境持续向优。
整治涉企执法不规范问题,摸清情况是基础。宁海县纪委监委依托“室组地”联动机制,强化全流程管理。将涉企执法不规范问题整治纳入“360”全流程管理深化专项监督项目库,实行“项目准入、项目生成、协同督办、整改落实”,围绕事前、事中、事后,对其进行全流程监管。通过走访企业代表、专题调研、跟踪问效等方式,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开展“动起来”督导、“深进去”检查60余次,对综合执法等11家相关部门涉企执法不规范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并将行政败诉率、行政复议纠错率“双高”单位纳入重点整治范围,分类形成问题清单。
通过系统梳理近年来涉企执法不规范问题线索,宁海县纪委监委积极挖掘可查信息,对因机构改革等情况造成取证难等问题,发挥“室组”协同作用,由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进行调查取证,纪检监察室协助完成前期调查核实和走读式谈话,推动案件办理。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共发现相关问题线索8条,立案4起,党纪政务处分3人。
为推动涉企执法不规范问题整治工作常态长效,宁海县纪委监委持续做深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加强类案分析,深挖涉企执法案件背后的系统性风险和制度漏洞,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不断规范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行为,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推动下,宁海县综合执法局探索实施“沙盒”监管模式,通过将辖区内336家监管综合评价结果为“优异”“一般”“高风险”的企业,分别予以非现场的“远距离”监管、半年限查一次的“近距离”监管、定人定期的“零距离”监管模式进行差异化管理,2025年面向试点企业线下行政检查数实现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为从源头防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高频违法问题,县司法局以《负面行为监管清单》的442项内容为依托,通过政策宣讲、风险预警等方式,主动送法入企,指导企业精准识别风险隐患,从源头筑牢合规防线,推动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纪检监察与行政执法监督的有效衔接,破解单一监督力量不足的难题,对违纪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推动执法行为更加规范透明,进一步减少企业负担,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宁海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宁海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