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07:3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要分析该单位违纪违法案件是存量还是增量,根源在哪里,不能简单地把发案多作为问题。”
“关于村级财务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要分清是普遍性问题还是个别问题,如果是普遍性问题则要同时向相关职能单位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全区面上整改。”
日前,衢州市衢江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巡察问题底稿,对区委第十三轮巡察26家被巡察单位的巡察报告进行逐一“过堂”集体评审,提出修改意见。此前,区委第十三轮的巡察报告先后经过了巡察组内议审、巡察办与各巡察组的组办会商联审。
巡察报告是巡察质效的集中体现,在衢江区,巡察报告要经过“三轮会审”已经是常态。2021年以来,衢江区把提高巡察报告质量作为提升巡察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创新推行组务会即时议审、组办会商联审、领导小组集体评审“三轮会审”工作机制。巡察结束后,巡察组即时召开组务会分析讨论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经反复研究论证形成巡察报告初稿;巡察办组织召开组办会商联审,对照政治站位是否突出、问题定性是否准确、底稿支撑是否有力、意见建议是否可行、公文格式是否规范等五个标准,纠正和完善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对报告进行集体评审,确保对被巡察单位党组织精准“政治画像”。
提交会审的巡察报告中,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相应的问题底稿。问题底稿由各巡察组相关人员根据巡察监督内容逐人、逐事、逐个问题进行编写,形成一人一事一问题一底稿。问题底稿实行“签收”制度,按照成熟一份签收一份要求,对成熟问题底稿按照问题来源、问题概述、巡察了解情况、支撑材料、责任人签字等方面内容认真审核签收,并按照巡察报告行文顺序,由巡察组联络员统一编号,形成底稿汇总表,使写进报告的每一个问题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会审中,参审人员将巡察报告和巡察底稿相互印证,把脉问诊,提升了问题发现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巡察报告是被巡察党组织的‘体检单’,‘三轮会审’从不同层面、不同层级、不同角度对巡察报告修改完善,有效提升了巡察报告的政治性和精准性。”衢江区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衢江区将持续完善巡察报告会商研讨“全链条”工作机制,作为推动巡察精准发现问题、客观分析问题、如实报告问题的重要手段,从而有效提高巡察工作质效。
(衢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