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07:09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上述同志专业能力强,政治立场坚定,建议充实进巡察专业人才库中。”近日,宁波市江北区委巡察办向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提交了巡察专业人才库补充名单,并为每名干部制作了“政治画像”,这也标志着新一轮区委巡察工作正式开始。
巡察工作是党委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江北区委坚持把巡察工作作为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江北落实落地的重要保障,不断加强巡察队伍建设,完善制度保障,创新工作机制,通过打磨巡察利剑,做足巡前准备,有效提升监督效能。
队伍建设是高质量巡察的基础。江北区立足高质量巡察队伍建设,从各部门选拔优秀专业人才组建巡察专业人才库,并通过人才入库前综合评估、巡察中跟踪督促、巡察后全面考评的方式,强化巡察干部选配、教育、监督全链条管理。“特别是在人员甄选过程中,我们立足德才兼顾、以德为先,对每名干部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群众评价三个维度进行‘立体画像’,严格把好‘准入关’。”区委巡察办副主任王永平介绍,目前人才库内干部均为中共党员, 80后干部占比近50%。
为使人才库中的干部在被抽调时,尽快适应工作,成为来之能战的巡察精兵,每次巡察开始前,江北区委巡察办会对被抽调干部,通过谈话交底、集中培训、组内帮扶等形式,帮助其迅速明确职责定位,熟悉巡察业务,发挥自身特长。“巡察机构不同于一般业务部门,要坚守政治职能定位,突出政治监督。”新一轮区委巡察被抽调干部熊建鑫刚到巡察组报到,就接受了组长陈翰云的“入职”谈话,上了“开巡第一课”。目前,新一轮区委巡察被抽调干部都配有“一对一”导师,开展各类培训、谈话18次。
制度建设是巡察精准高效的有力保障。为使巡察人员切实把问题巡深巡透,江北区以巡察手册为主体,以巡察工作具体实施流程、协作机制、问题底稿等制度为骨架,构建“1+N”巡察工作制度体系,做实巡前基础工作。
“在《村(社区)巡察工作手册》指导下,我利用自身业务优势,迅速锁定了某村存在的部分集体资产管理脱管问题,打响了巡察生涯‘第一炮’。”参加了上一轮村(社)巡察的年轻干部乐前彬在个人工作总结中写道。江北区委巡察办根据被巡察单位职能、领域特点,在每轮巡察前专门搜集相关领域的文件制度、梳理业务流程、排摸廉政风险点、明确巡察要点,整理制成专门的巡察工作指导手册,配套《巡察工作具体实施流程》等制度下发,供巡察干部随用随查。
同时,江北区还升级《巡察报告问题底稿制度》,除要求每一个拟写入巡察报告的问题都必须包含见人见事的问题来源、调查事例和数据支撑外,还建立节点承办人、巡察副组长、巡察组组长链条式责任追究机制,以此提前明晰强调责任,倒逼巡察干部履职尽责。“通过环环相扣的责任分解,形成严格的组内监督、自我约束机制,有效避免巡察求证不规范、要素不齐全、问题材料整理参差不齐等情况。” 区委巡察办副主任王永平介绍,该项制度实施后,移送区纪委区监委问题线索查实率提高到100%。
为进一步实现巡前精准聚焦,江北区委巡察办通过问题导向“明”重点、点上对接“听”详情、直插一线“摸”实情、聚焦民意“搜”舆情等方式,做足预诊“功课”。“比如巡察进驻前,通过广泛收集该领域近年违纪违法案例,结合上轮巡察发现问题,紧盯问题易发多发点。同时强化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信访等部门对接协作机制,通过制发《商请巡察协作函》、与重要部门面对面交流、走访市级业务主管部门等方式主动了解情况,构建起信息互通共享的‘快速路’。”区委巡查办副主任王永平介绍,充分的巡前准备使该区巡察前期收集信息数、平均每家被巡察单位发现问题数同比分别增加34.8%、32.2%,平均每家单位驻点巡察时间减少15%。
“巡察是管党治党的利器,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江北区委巡察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委巡察机构和全体巡察干部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巡察方向,科学合理谋划,确保新一届区委巡察开好局、起好步。
(宁波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