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巡察组的帮助,我终于拿到了补助金!”近日,家住宁海县桃源街道徐家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王杏娟紧握着刚拿到的三个月困境儿童补助金5574元,激动不已。
加强村级巡察,是促进巡察监督向基层延伸、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宁海县坚持把做深做实村级巡察作为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断提升工作质效,确保巡察“利剑”直插基层一线、群众身边。
精准号脉,直击痛点找准“病灶”。一方面,梳理问题清单,确保有的放矢。县委巡察办根据村级巡察蹲点调研工作指导,结合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以及基层治理中易发多发问题表现,梳理出村级巡察共性问题清单和个性问题清单以供参考,切实提升监督精准度。另一方面,运用数字工具,掌握村社雏形。该县在配合做好全市村社巡察数智工作平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历年检举控告数等关键指标,将全县457个村社从5个维度、33项指标精准划分重点村、关注村、较好村,“一村一策”定制巡察方案。
灵活机动,多方协作提升成效。该县积极探索“大数据+巡察”方式,聚焦村社“人、财、物”,利用“监督一点通”平台和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手段,在实时监督、全程留痕、数据比对、科学分析中,累计发现问题线索12件,立案13人。
针对村级巡察部分工作人员巡察经验不足,专业化水平难以保证的问题,该县组建3支相对固定村级巡察组,明确巡察组组长、副组长由纪委监委、审计、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及乡镇(街道)相关领导干部担任,专业干部由乡镇(街道)各岗位业务骨干组成。通过“大组带小组”“专职带兼职”的方式,做到一体动员、一体进驻、一体反馈,镇村两级问题下“挖”上“照”相互印证,助力监督更精准、“体检”更立体。
不仅如此,该县还在借鉴上级和其他地区特色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十五届县委村(社区)巡察实务操作手册》,从工作流程、监督重点、报告模板、整改要求等22个方面完善巡察操作规范,方便巡察干部按图索骥、精准导航。
以巡促治,回诊复检祛除“病根”。如何巩固扩大成果,无遗漏抓实问题整改?对此,该县对可立即解决的一般性合理诉求、民生事项,移交被巡察村社立行立改,明确整改时限和标准,及时公开整改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对可查性强的问题线索,坚持边巡边查,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同步跟进查处,推动整改见效。
2024年以来,该县梳理汇总村级巡察发现的村级工程、“三资”管理、村监会履职、养老服务等问题,督促各单位自查自纠问题179个,推动处理问题干部80人,协助挽回经济损失695.42万元,健全监管机制32项,较好发挥了“整改一项、促进一片、规范一域”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村级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不断深化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确保巡察‘靶向不偏’。”县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说。
(宁海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