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巡视巡察

一张发票里的惠企利民"账"

2025-11-04 09:29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目前已经按照最新的报销方式在操作了,我们估算了下,一年下来可以节省近15万元,大伙儿对这笔‘省下来的钱’怎么用都很有盼头呢!”近日,杭州市萧山区委第二巡察组联合闻堰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再次来到黄山村开展回访,说起此前解决的电费问题,村书记向回访组连连称赞,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黄山村电费问题,是萧山区委第二巡察组在“千村整改促治理”专项行动中开展巡察“回头看”时发现的。今年5月,巡察组对5个镇街及下属部分村社进行了复查,发现这些区域多位于城郊结合部,村社普遍通过建设集体厂房、发展村级工业园区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然而,在翻阅黄山村的账册时,巡察组注意到一处异常:村里为园区企业垫付电费后,在向企业收取电费时全部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村集体每年要向税务局申报销项税,对这笔不小的税款,村民颇有议论。

  “其他村一般是给入驻企业开收款收据的,这样村里就不用报税缴税,你们开专票不是加重集体负担了吗?”巡察组立即向村委委员小韩了解情况。

  小韩解释道,由于园区变压器产权原因,电费户主登记在村集体名下,企业不能直接向供电公司缴纳电费,村里便统一垫付电费后再向企业收取。

  “我们给企业开具专票,是因为企业可以凭票向税务局申报进项税额用于抵扣,如果是收款收据,就不能申报抵税了。”村里原本是想做好助企服务,但没想到反而增加了村集体的开支,村民也有意见,小韩表示村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巡察组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道:“服务企业是应该的,但村集体的钱是全村老百姓的,集体利益也要保障。目前企业总用电量还不算太大,否则因开具专票产生的税费甚至可能都超过租金收入。”

  如何破解这一矛盾,既优化营商环境,又守护集体利益、让群众安心?巡察组迅速研究黄山村工业园的电费收缴模式,梳理相关财税政策。经了解,当前黄山村工业园区的电费收缴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村集体“代购代销”模式,企业属于电力购买方,其要求村集体开具专票并无不妥,那么村里作为“代购”电力的“中间商”,是否同样能够要求供电局开具专票呢?

  随后,巡察组与供电公司、税务局等部门加紧沟通,在闻堰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协调下,巡察组召集村干部、企业代表以及供电、税务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同商讨既合规又惠企,还能保障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失的解决方案。座谈会上,税务部门明确,村集体作为电费实际支付方,有权要求供电公司开具专票用于抵扣。供电公司也表示,接下来将积极配合调整开票方式,确保流程合规。

  问题迎刃而解,村集体取得供电局专票后,向税务局申报进项税,与开具专票产生的销项税刚好相互抵消,无需实际纳税。

  村干部和企业代表纷纷称赞这一方案既满足了企业抵税需求,又守住了村集体的“钱袋子”。“之前我们也不是很懂财税方面的知识,今天专家汇集,给我们支了好招!”会后,村书记对巡察组表示了感谢。

  解决一个问题,更想到一类问题。巡察组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深入了解其他村级工业园的电费收缴模式,并向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提交专题报告,从机制上推动同类问题整改,让更多村集体和群众受益。同时,巡察组还将村级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问题反馈给街道党工委,督促街道后续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更好地看牢集体“家底”。

  “通过多跨协同,我们找到了政策与实情的结合点,既服务了企业,也护卫了集体利益,赢得了群众信任。”巡察组组长表示,接下来,萧山区委巡察组将推广黄山村经验,为其他村级工业园提供参照,并持续聚焦民生与发展中的难点、堵点,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活力。

(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