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我在网上看到龙游推出共享工位计划,便提交了申请,没想到很快就入驻了龙游瀫馆,现在我的咖啡馆还成网红店了呢!”面对上门走访的龙游县委第二巡察组干部,最近火爆手机“朋友圈”的瀫石光生态艺术走廊SunsetBar主理人徐经理介绍道。
咖啡馆的成功入驻,也有巡察组的一份功劳。前不久,龙游县委第二巡察组进驻团县委开展常规巡察,由团县委牵头实施的“共享工位”项目引起了巡察组的关注。
据悉,该项目主要是为毕业大学生、农创客等青年群体打造的创业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不仅免费提供工位场地,还推出一次性创业资助、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是该县解决青年群体“创业难”问题的有力举措。然而,巡察组通过查阅台账发现,全县共设立1200个共享工位,但实际入驻仅271个,占比22.6%。
“共享工位”项目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这么大,且项目实施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为什么入驻率并不高?带着疑问,巡察组针对青年群体开展了调研走访。
“我今年大学刚毕业,现在创业氛围好、政策多,我准备自己创业。”在翠光未来社区,青年小吴向巡察组干部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你听说过‘共享工位’吗?”巡察组随即问道。
“没有,社区有发不少招聘会信息,关于‘共享工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小吴如实答道。
通过进一步调研,巡察组发现像小吴这样怀揣创业梦想,但不知晓“共享工位”的青年不在少数。一边是旺盛的创业需求,另一边却是大量闲置的工位。找到问题关键,巡察组积极行动,在经县委巡察领导小组审批后,将该问题提前纳入整改清单,并下发问题立行立改通知书。
收到立行立改通知书后,团县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工作。针对宣传推广力度不够问题,联合县委组织部、龙游传媒等单位,通过微龙游、龙游先锋、青春龙游等公众号对外发布“共享工位”项目,联合县人社局实施“龙凤引 游子归”青年人才集聚行动,持续面向四川、湖南、江西等十地百校开通“引才专列”,宣传推介“共享工位”政策。同时,在强化创业帮扶指导和配套服务方面,团县委依托“崇学青年夜校”,根据入驻创业青年的行业特征,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直播、税收政策、大数据等主题培训、讲座和交流活动;优化完善《龙游“共享工位”管理服务公约》《龙游“共享工位”入驻条件》等规定,开发“共享工位”申请入驻小程序,规范提升“共享工位”的管理水平。
整改3个月后,“共享工位”实际入驻便增至495个,另有100余人达成初步需求意向,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创在龙游”,为龙游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青年创业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要素。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跟进监督,为青年创业者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高效、暖心的创业环境。”龙游县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龙游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