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06:3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从村委委员到村书记,35年来,他一直在村里工作,我们很信任他,真没有想到他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当德清县新安镇西庙桥村原党总支书记姚生华被判决的消息传回西庙桥村,村民们既震惊又惋惜!
35年兢兢业业,深受村民信任
出生于1965年4月的姚生华是土生土长的西庙桥村人,自1984年3月进入西庙桥村村委成为村委委员后,他把大半辈子的时间和心血都献给了西庙桥村。
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升级建设农贸市场、建好村组级道路、建设村文化礼堂及幼儿园……为了村集体资金的壮大、村民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姚生华不可谓不努力,2018年,作为村党总支书记的他,带领西庙桥村创造了100.8万元经营性收入,成功摆脱了“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的称号,群众对他十分信任。
但为了自家生意,姚生华却辜负了这番信任。
除了村里的工作,他还经营着一家丝织厂,但由于经营不善,丝织厂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为了扭亏为盈,2012年,姚生华转变思路改行做起了纸箱加工生意,本想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却没想到经营状况依旧惨淡。2017年,供应商、银行……累计一百多万元的催款单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这也成为姚生华违纪违法的导火索。
错把信任当筹码 把手伸向集体资金
2017年4月9日,姚生华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成了村里的“一把手”。仅仅4天后,“走投无路”的他打起村集体资金的主意。凭借对村务工作的熟悉,他想到了“挪”用村集体土地租金的“好办法”,于是他找到张某(化名)等租用村集体土地的5个人,分别劝说:“你那块土地的租金直接转给我吧,省得你老是跑村里交现金,多麻烦啊,我会帮你把钱打到村集体资金的账户上去的,放心吧!”尽管心里存有顾虑,但出于对姚生华的“知根知底”和信任,几个租户还是按照他的吩咐,老老实实地将一年的土地租金转到了姚生华的银行账户上。
毫无纪法观念的姚生华收到钱后沾沾自喜,他在忏悔录中这样写道:“以为挪用村集体资金,只要还进去就可以了,不贪不占,那就不是大事……”尝到了甜头的姚生华如法炮制,在短短的2年零3个月里,先后共计12次,将5位租户的46.057万元的土地承包金收入囊中,彻底将村集体账户当成了自己中饱私囊的“小金库”。
不仅如此,2017年5月,新安镇西庙桥村决定实施柴荡湾洋内塘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姚生华指使他人将原本15万元的工程项目虚增至25万元,打算将虚增的10万元用于支付村里的违规开支。但面对脱离监管的资金,姚生华本着“只要还进去就可以”的想法,从套出的资金中挪用了7万元用于归还个人债务。至此,姚生华彻底将村集体账户当成了自己中饱私囊的“小金库”。
多年信任一朝崩塌 违纪违法终被查
“今特向纪委反映西庙桥村委付给某农庄老板几十万……”新安镇纪委收到了群众举报,直指西庙桥村该土地整治项目“有猫腻”。随即,新安镇纪委展开调查。2019年7月,新安镇党委给予姚生华开除党籍处分,姚生华在村总支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的职务也被免去。
不久后,新安镇纪委、监察办公室在该镇西庙桥村丰田圩开展“清风入户”行动,租户张某急匆匆地拦住了镇纪委工作人员:“纪委的同志,我有个问题想向你们反映。”原来,新任村党总支书记在开展村“三资”自查工作时,发现张某等5位承包户自2017年以后就没有向村集体账户缴纳过租金,于是便向他们进行催缴。这让每年按时缴纳租金的张某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村书记亲自收走的租金怎么会不翼而飞了呢?了解相关情况后,新安镇监察办公室迅速将该问题线索移交给德清县监委进行调查核实,姚生华挪用村集体资金的违法事实逐渐浮出水面。2020年10月,德清县监委对姚生华进行监察调查。
“随着在西庙桥村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声望的不断提高,村集体资金的不断增收,我渐渐迷失了本心,因个人经商失败导致资金周转不开,我逐渐将眼光瞄准了村集体资金……将本属于村集体的资金挪作个人使用。”姚生华在忏悔书中这样写道。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姚生华在担任德清县新安镇西庙桥村党总支书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会董事长期间,利用其全面负责管理村集体资金等职务便利,采用收取土地租金后不入账的方式,多次挪用德清县新安镇西庙桥村土地租金共计人民币46.057万元归个人使用,超过三个月未还,其行为已构成挪用资金罪。2020年12月,姚生华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姚生华理想信念缺失,自律意识欠缺,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任性用权,以权谋私,侵占群众利益不收手不知止,终究沦为同党和人民离心离德的“两面人”。
(湖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