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2 09:43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春节,是我们中国人阖家团圆,共度美好时光的传统节日。蒸馒头、晒腊肉、打年糕,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都着手准备过年的食物。在外的游子,无论身在何方,都期盼着回家过年,品尝家乡的味道。
热气腾腾的大锅里煮着刚刚磨好的豆浆,表面凝结的豆皮微微泛黄,醇香四溢。用一根细木棒将豆皮完整挑起、挂晾,新鲜的腐皮就制作完成了。象山人喜欢用腐皮包裹住去骨的黄鱼块炸制,金黄的色泽和酥脆的口感,颇具当地风味的一道过年美食。
立春后春笋开始上市。余姚市鹿亭乡村民家家户户开始晒笋干。浙江多地群众大都喜欢食笋。笋干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为使味道更佳纯正,留存更久,很多人都会将笋制成笋干,为年味增鲜。
年味总离不开舌尖上的美味,甜香软糯的糕点是大人孩子都喜爱的食物。小白兔、小刺猬、小金鱼……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糕点”,在平湖人的手里仿佛有了灵气,为这个新年增添了许多趣味。
诸暨的长寿面也叫索面,因其细长如丝而得名。除夕之夜,诸暨各家各户的席面上,必有一大碗长寿面。大年三十,全家共食长寿面,寓意新的一年里全家健康、老人长寿、幸福绵长。
绍兴安昌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风情古镇。农历的腊月,是安昌古镇最富有年味的时节。家家户户的门口挂满了腊肠、酱鸭和鱼干,沿河而行,成为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景。
吃几颗杨梅馃,让生活红红火火。东阳每逢年节都有吃杨梅馃的习俗,杨梅馃一般是用糯米粉和面做成外皮,在里面放入芝麻、核桃肉、白糖或红糖等做成的馅,然后团成圆形,放到红米上滚一滚,使表面黏上红米,就做成了一个红红的杨梅馃。
武义话中,豆腐干的“干”字与“高”字同音,寓意来年更比今年高之意。过年吃豆腐干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方面人们希望它的吉祥象征能在新的一年里给自己带来好运,另一方面它也不失为餐桌上一道可口的菜肴。
“吹糖人”是颇受小孩子喜爱的一种零食。每逢过年过节前,总会有“吹糖人”的小商贩到热闹的地方支摊。小孩儿成群结队围着摊儿,瞪着滴溜圆的大眼睛,期盼自己的“糖人”。传统的“吹糖人”让年味变得更加香甜!
每到腊月,衢州一地都有炒冻米糖的习俗。烧热灶台,熬制饴糖,翻炒搅拌……不管冻米糖炒到多晚,孩子们始终欢欣雀跃,翘首以待,在麦芽糖的香气里忍不住偷吃一把香脆的米花,等待热腾腾的冻米糖出锅,然后勤快地帮忙把冻米糖装箱收藏,过年的日子里吃一块冻米糖,满是甜蜜的幸福感。
地处鱼米之乡的浙江,年糕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春节美味。春节临近,岱山当地群众开始打年糕,以备过年食用。新年做年糕、吃年糕是一种习惯与传承,亦是一份祝福与期盼。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蒸糖糕是景宁当地过年的美食。在蒸笼上铺上箬叶,倒进红糖糯米糊,撒上几颗红枣,蒸熟的糖糕香气四溢,意味着蒸蒸日上。
在缙云县南部俗称南乡一带的大源、胡源、舒洪等地,每年腊月都要举办一场隆重的“馒头节”。从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馒头加工方法非常独特,先用大米煮成稀饭、降温后拌入米粬,保持一定的常温等待两三天后发酵成酵水。南乡馒头,乡情满满,正是它的丰盈、柔软、可口、香甜且耐储藏,使它成为了缙云老百姓必不可少的年味之一。
新春即来,此时正是最农闲的季节,遂昌县勤劳的农户们又纷纷为过年的美食忙碌起来。极具遂昌特色的色彩鲜艳的炊发糕为亲朋好友带来喜气,为家人团聚奉上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