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我为共和国添彩·奋斗者足迹】林霞:坚守匠心 “绣”美人生

2019-10-18 15:14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台州刺绣,与我国其他绣种同源异流,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因起源于清末椒江海门,采用雕镂和刺绣相结合的制作工艺,故又称为“海门雕平绣”。其绣品立体感强且镂空部分玲珑剔透、独具风格,因而称誉海外,国际上称之为“东方瑰宝”。

林霞

  林霞,台州刺绣第三代传人,当代台绣开创者。由她首创的纤艺绣在台绣传统抽拉雕技艺的基础上,将生物、艺术、刺绣、概念一体化,形成独特风格,自成具有台绣特色的新流派。将台绣的针法技艺、表达形式、运用领域和影响范围推上了新的高度和深度。

林霞作品《紫椹》细节图

林霞作品《暗潮系列-屏风》细节图

  足迹:学艺

  奋斗者说:我热爱台绣这一传统技艺,愿做她忠实的传承者、守护者。

林霞年轻时的工作照

  林霞出生在椒江,从小耳濡目染,在浓厚的台绣文化气息中长大。

  1979年,台州刺绣发展至鼎盛时期,16岁的林霞凭借出色的绘画功底,被招至台州绣衣厂担任图案设计师,从此便与台绣结下不解之缘。

  起初,绣衣厂指定的师傅并不愿意教授林霞,但这反倒激起了林霞的韧劲,她下决心要干出成绩,“师傅不教,我就站边上看,总是能学会的。”就这样精心琢磨,勤加练习,师傅终于被林霞打动,将自己的技术倾囊相授。

  肯拼又有天赋,林霞很快在绣衣厂展露才华,成为设计师中的佼佼者。

  爱创新的林霞还尝试将自己的绘画设计成图案,再加工成刺绣成品,产品颇受欢迎。

  1983年,林霞开始自学服装设计和裁缝的工艺,她将台绣的美学理念融入服饰设计,在服装设计的整体布局中,突出台绣的表现空间。

  1986年,由林霞创意设计、融入了各种创新绣法制作完成的“抽珠绣绣衣”荣获浙江省工艺美术创新一等奖和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一时轰动了行业内外。

  随后,林霞设计的“真丝手绣绣衣”“镶乔其全雕绣时装绣衣”“盘丝带绣衣”等作品连年频繁获得国内外的各种大奖。林霞由此成为一个因独特的创意和灵感引领行业时尚的新锐设计师。

林霞作品《原·衍生系列N0.3》

林霞作品《原·衍生》光影效果排序图

  足迹:创业

  奋斗者说:只要不断创新,台绣永远是艺术瑰宝。

  正如人类的生老病死,工艺也有她自身的生命轨迹。百余年间,“台绣”历经了惹人侧目的繁荣,也几经起落,濒临失传。

  由于外贸萎缩等因素,多数曾以代工为生的绣衣厂最终归于沉寂。厂里不再重视刺绣的原创性,而多以来样加工为主。眼看着这朵本土的艺术奇葩就要逐渐沦为代加工的牺牲品,林霞心有不甘,誓要让台绣获得新生。

  1991年,作为设计组组长的林霞离开了台州绣衣厂,自己“下海”,白手起家,创办了“椒江市山林工艺服装厂”。在创业期间,她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十分注重台绣的再设计和创新,在她看来,只有拥有独立的品牌意识、专注的设计研发精神和强大的产能,三者相互结合才会有更加辉煌的前景。

  1998年,林霞正式注册“台绣”品牌,以时装为载体、以刺绣为文化,将台绣与时装结合在一起,成功掀开了台绣品牌化发展的篇章。

  1999年,台州绣衣厂破产拍卖,林霞买下台州绣衣厂的技术资料、样品及衣服等。“虽然当时有好多人不理解,甚至觉得花了大价钱换了一堆废物。”但在林霞眼里,这些“废物”都是宝贝。“只有这样,才能把珍贵的台绣文化保存下来。”

  2005年起,她出资筹建台绣艺术馆和台绣刺绣研究所,带领绣花女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和研发,让台绣有了自己的文化故事。

  2012年,由她首创的“纤艺绣”在台绣传统抽拉雕技艺的基础上,将生物、艺术、刺绣、概念一体化,形成独特风格,自成具有台绣特色的新流派,将台绣的针法技艺、表达形式、运用领域和影响范围推上了新的高度和维度。

林霞赴瑞士参加“美丽浙江—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向国外友人展示台绣

台绣旗袍绣

  足迹:传承

  奋斗者说:我把“让台州的刺绣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人生目标写进日志,并一直为之努力。

  台绣艺术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在传承上也曾陷入困境。

  “一方面是绣花女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台绣作品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林霞认为,创新是艺术的灵魂,工匠不仅要扛起传承的责任,更要思考如何才能让这门手艺适应时代、市场。

  一直以来,林霞都在思考如何让台绣具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在对比不同的绣种后,我发现传统的刺绣大多是在面料上绘画,做加法,而台绣独有的‘抽、拉、雕’技艺所塑造出的素雅凌空的效果,独具特色。我想让台绣独特的‘雕镂’风格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显现,在面料上做雕刻,让台绣的减法得到更大的发挥。”

  在此之后,林霞开始不断创作实践。她尝试借助“物体”来为绣品造型,不拘线材,将纤维艺术、装置艺术、生命艺术等形态融入到刺绣创作中,采用浮雕的手法和抽象的艺术设计,塑造立体的艺术效果,并实现精神概念的传达,成功衍生出“纤艺绣”。

  独创的刺绣风格,不仅让她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也为台绣注入新的活力。

  在注重针法创新的同时,林霞更看重内容的突破。如《网络天下》作品舍弃传统刺绣写实的图案设计,依托密密麻麻的骨针洞和蜘蛛网绣无限复制,传达着台绣的精髓——似“网络”而传天下。这个作品在2013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从业40年的时光里,林霞见证台绣从辉煌走向沉寂的历史,也带领团队创造出台绣涅槃重生的奇迹。拥有百年历史的台绣,在她的指尖下,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钱清 陈胡南)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