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7 08:1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以振聋发聩的声音,郑重宣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坚定决心。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答好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考卷”。绍兴市纪委市监委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特别是全省市纪委书记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三不”一体推进,创造性发展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牵引,打造基层监督治理的绍兴“枫”景。
联动协同 握拳严打贪腐之蝇
“刚刚收到举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次坞中队的工作人员违规接受了服务对象吃请。”
“‘四风’问题露头就要打!建议启动‘室组地’协作机制,最快速度查清事实。”
1次“室组地”协作,2名党员干部被立案,3天时间查实违纪问题。今年4月,诸暨市纪委市监委在处理信访举报时,由纪检监察室统筹指导,让人员熟、情况明、底子清的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外围调查,让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的次坞镇纪委监察办谈话突破,在联动协同监督中跑出了“加速度”。
近年来,绍兴市纪委市监委创造性发展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对基层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将定位向基层监督聚焦、责任向基层监督压实、力量向基层监督倾斜,探索运用“室组地”联合、片区协作等监督新模式,攥指成拳严打贪腐之蝇。
7月14日,新昌县的农村党员干部通过电脑和手机,共同观看了一场廉味十足的直播,七星街道原坎头村的两名村干部因违规承包本村工程、涉嫌贪污成为了庭审视频中的“主角”。得益于片区协作机制,七星街道纪工委监察办联合片区内的镇街,发挥“集团作战”优势,该案从立案到查清事实只用了2周。
今年以来,绍兴继续打好基层监督治理的组合拳,通过联动协同,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走出了一条自上而下专责监督与自下而上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新路径,联动监督190次,联办案件142件,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数字赋能 指尖点开群众心头惑
上虞区月林书院始建于南宋,是当地历史上第一家书院,南宋大儒朱熹曾受邀在此讲学,后书院损毁。夏日里,经修复重建,月林书院再次出现在崧厦街道潘韩村,也成为了当地人纳凉、看书的好去处。
“多亏有了‘清白码’!”一说起月林书院建设工程,潘韩村党总支书记韩红标就有说不完的话。书院总投资500余万元,包括财政拨款、村集体资金和乡贤资助等,如何加强监管,确保工程公开、透明,并进一步打消村民对工程是否存在猫腻等疑惑,成为了一道难题。
“现在只要用手机扫一扫‘清白码’,大到土建工程费用,小到布展用的灯泡,都能明明白白看到发票,一分一厘也不差,我们老百姓觉得特别放心。”书院内,正在陪孩子看书的村民王菊丽道出了“清白码”的妙处。
全市域打造“清白码”工程正是绍兴推进纪检监察数字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工程通过技术手段,把要公开的数据信息晒出来,实行“一村一码”“一工程一码”,让老百姓放心安心,让村干部感到行使权力有监督、有约束。
村级事务“码上知”,工程项目“码上看”,权力运行更能“码上督”。绍兴迭代升级基层公权力监督平台,将“清白码”嵌入其中,用看不见的数字化消除监督的死角、盲区,织细织密基层权力运行的“防护网”,扎紧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标本兼治 全域培育清廉之风
“做个好村官,妈妈送你三件礼,一件礼物是茶杯,希你平时多喝水,清清白白底不亏,二件礼物是支笔,希你平时多学习,记下百姓苦与乐...... ”在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村民们围绕在古戏台边,听着村里“娘家戏班”用越剧唱腔演唱的自排清廉戏曲《特殊礼物》。
作为戏曲之乡,绍兴坚持古戏新唱,为本地的五大剧种、五大曲种注入清廉元素,用植根群众的传统弦音奏响新时代廉曲,深入开展群众性清廉文化活动。今年以来,绍兴各地新编廉戏廉曲15出,越剧《合浦还珠》《傲雪芬芳》、调腔《后山叶芽》、莲花落《我最牵挂的是人民》《清风颂》、西路乱弹《酒嫂砸缸》、清廉歌曲《山中来信》《胆剑歌》等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通过“越乡清风万里行”“周末廉剧乡村行”等活动,依托电视、电脑、手机等屏幕媒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飞入寻常百姓家。
梳廉脉、编廉文、演廉戏、铺廉路、建廉馆,绍兴坚持“五廉并举”大兴清廉文化。与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合作共建清廉文史研究基地,共同编撰《浙江清廉思想史·绍兴卷》;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创作《新时代清风廉路图》百米长卷,并在各地巡展;连续三届成功举办“全国清廉诗歌散文大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清廉活动让清廉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我们在纵深推进清廉浙江建设过程中,将清廉文化建设贯穿始终,用徐徐清风、涓涓活水悉心浇灌各个清廉单元,更好培育党员干部的清廉素质,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塑造全域清廉的大格局,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展示基层监督治理的绍兴‘枫’景。”绍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灿表示。
(绍兴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