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嘉兴深化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

2021-10-06 10:19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二手房交易服务平台“真房源”上线在即,“黑诊所”“黑医美”等非法行医行为受到严厉打击,集中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最近一段时间,细心的群众发现,他们平时热议的话题和关切的领域,都逐渐有了喜人的变化。

  今年以来,嘉兴市纪委市监委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立足“小切口”用心办实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力保障惠民富民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纪检干部沉下去,矛盾问题浮上来

  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嘉兴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出动纪检监察干部1537人次,开展监督检查386次,共发现并协调解决问题276个,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4份,查处问题100个,处理党员干部120人,形成有力震慑之余,也将实实在在的成效映入群众心底。

  “这个楼盘开盘的时候,是否所有的房源都面向大家开放?”“听说交了‘茶水费’就可以提前预订房源,是真的吗?”在嘉兴市区某楼盘销售现场,纪检监察干部通过暗访,真实了解在售楼盘可能存在的“猫腻”,掌握第一手信息,确保监督深入到位。

  为切实推动解决好房地产领域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嘉兴市纪委市监委通过一线调研、明察暗访、现场督查等方式,着力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建设部门深入开展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出台两轮楼市调控政策和四部房产法规,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管全闭环的房地产领域市场监管与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有效推动全市房地产市场迅速回归正常理性发展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中,嘉兴探索建立了“群众点题、部门治理、纪委监督、群众评判”专项治理闭环链。在选题上,嘉兴结合本地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调整增加了“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非法行医专项治理”两个专项,最终确定了16项群众诉求较为集中的专项治理项目,以“小切口”推动“大监督”,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妨碍惠民富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

  为突出监督重点,聚焦监督难点,嘉兴市纪委市监委通过绘制治理“作战图”,以“清单式”监督实现靶向发力,明确监督治理问题清单和监督任务分解清单,建立健全举报问题“一周一督办”、项目推进“一月一报告”、专班工作“一季一分析”机制,实现履责“一单清”、监督“一账明”。同时,全市各有关派驻纪检监察组通过源头上介入、全过程参与,及时精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嵌入式”监督实现关口前移。

  主体责任压下去,群众满意度提上来

  专项治理旨在集中回应民意关切,嘉兴市纪委市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压实并履行主体责任,严管严治,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百花灵堂整治之后,按照惠民殡葬政策,今年又增加了一项,就是跟在遗体接运车后面家属乘坐的中巴车也是免费的,这个措施确实方便又惠民。”惠民殡葬提标增项扩面工程是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项目之一,不少市民在办理“身后一件事”时有了明显的感受,获得感和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

  嘉兴市城北片区的百花灵堂殡葬服务乱象问题困扰市民多年,今年5月通过专项治理终于完成了整体腾退,所有建筑已拆除完毕,私营殡仪车辆回收工作也圆满结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围绕“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嘉兴市组建由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带队的11个调研督导组,分赴14家市级职能部门开展集中调研督导,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压实责任、推动整改。通过督导,共发现问题89个,梳理形成三张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意见143条,先后对3家部门“一把手”或分管领导进行约谈。

  “您好,我想问下我们村里的老百姓有什么便捷的办法及时了解村级财务公开事项?”直播间里,一位村民正通过电台热线咨询问题。为切实提高群众对专项治理工作的关注度、参与度、认可度,嘉兴市纪委市监委始终坚持开门搞治理,积极开展专项治理牵头部门领导走进直播间活动,连续三周集中组织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等专项治理牵头部门领导参与电台直播节目,就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等和广大听众进行空中交流,在线解答群众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不仅开门搞治理,做到专项治理全过程公开,嘉兴还创新引入第三方民意调查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成果网络投票活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针对全市14家部门牵头开展的16项专项治理工作成效,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向群众开展独立测评,并将群众评判结果作为检验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尺,真正做到治理工作问效于民。”嘉兴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嘉兴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