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08:27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颜新文 杜玲玲 马晓燕
近日,杭州市萧山区“清风警”公安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场景推送红色预警:“某交警中队民警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上传的处置结果与110接警记录不符,涉嫌未履行法定职责,包庇当事人。”经核查,该民警身为中共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人民警察法定职责,涉嫌违反党的工作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经立案审查调查后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处分。“清风警”是浙江省纪委监委在萧山区试点的公安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场景,目前已构建了数据违规查询、拘留权监管、执法监督等嵌入式专项监督模型,多纬度、全流程开展公安领域的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工作。
以数字化监督为手段,是浙江省织密公安大监督网络的一个抓手。去年以来,浙江将清廉公安建设作为清廉浙江建设的重要单元之一。在省纪委监委的监督指导下,省公安厅党委、驻厅纪检监察组紧盯公安执法领域公权力运行,编织公安系统大监督网络,着力锻造以勤廉为本的过硬公安铁军。浙江省公安厅将清廉公安建设纳入市县公安机关年度综合实绩评估,逐级压实“党委书记、党委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成员、党员民警、协辅警”六级五层纵向责任链条,一级一级抓考核,一级一级抓落实,实现省市县三级同频共振。
“现在进行工作日饮酒督查,请治安大队全体民警2分钟内到大厅集合。”5月5日上午一上班,由台州市仙居县纪委监委驻县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县公安局督察大队、政治处、机关党委和法制民警组成的联合督查小组,对该局治安大队全体人员进行酒精测试。今年以来,仙居县公安局已开展工作日饮酒专项督查22次。据了解,像这样对违反公安部违规宴请饮酒六条规定的纪警联合督查,正在全省范围里不定期开展。
编织监督网络必须整合力量。为整合党内监督与业务监督力量,浙江省各级公安机关强化信息互通、监督互动、优势互补,不断完善公安大监督格局。浙江省公安厅建立“1+6+N”协作配合机制,打通公安内部机关纪委、督察、审计等监督力量与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协同贯通。记者了解到,“1”即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领导小组;“6”即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政治部、机关党委(机关纪委、从严办)、法制、督察、审计;“N”即有关警种部门。
“目前,我们已依托该机制组织开展多次联合监督检查,实现了纪检监察与公安内部职能监督有效衔接、同向发力,从‘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驻省公安厅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力量联合只是第一步,紧盯关键人重点事,才能让监督更有力。公安执法领域是民警违纪违法高发区。浙江省公安厅推出执法办案综合应用系统和全省智能执法监督管理贯通联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106个,搭建执法异常预警模型100余个,在全国率先实现执法办案全过程监督。一项项举措让每一次执法办案都在阳光下操作。2022年,浙江省查处公安民警违纪违法案件数和涉案人员同比分别下降48%、 47%。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指导推动下,浙江省各级公安机关多措并举强化对执法权力的监督制约。海盐县公安局自主研发了执法监督管理平台,民警一旦接处警,执法记录仪马上开启,对接处警、讯问、现场辨认等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上传至执法监督管理平台。海盐县公安局法制大队俞警官说:“自从平台上线以来,民警执法更加文明规范,就算有群众针对我们的执法行为信访投诉,我们也能第一时间开展内部核查,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编织大监督网络,要紧盯最小颗粒度。杭州市公安局临安分局全面排查执法办案公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点,分解“执法廉政风险点”最小颗粒,借力数字赋能,归集百万条数据,实行勤廉指数赋分排名,筑牢勤廉队伍安全防线。宁波市公安局奉化区公安分局大力推进清廉警队“一所一品”建设,形成一批“清廉警队”“最美警队”“亲清民警”等清廉所队子品牌,让清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实化于行。衢州市公安局柯城区公安分局将南孔儒家文化、赵抃廉洁文化中的清廉因子融入业务工作和制度中,组建“清廉义警”“橘洲卫士”等13个清廉联勤警务室,让全体民警、辅警在廉洁文化浸润中坚定从警初心,凝聚共同力量。
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清廉公安建设的根本目标。自浙江清廉公安建设以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2022年全省治安领域群众安全感达97.96%,治安满意率达97.88%。“下一步,我们要更加突出清廉单元的标杆引领,打造一批典型性、引领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清廉建设标杆,在全警产生‘崇廉尚廉、敬廉拥廉、学廉效廉’的‘催化效应’,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浙江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