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党建工作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机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实践活动

2021-08-27 17:03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今年以来,浙江省纪委省监委机关坚持以学促行、学史力行,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能职责,制定六个一批活动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

  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专项治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一是突出项目化小切口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紧扣中央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要求,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等形式,找准查实群众、企业、基层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并对问题进行分类,推动15家省直单位根据自身职责,小切口破题,一个领域精选一个专项治理项目,确定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集中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惠民殡葬提标增项扩面工程、农村回迁安置问题集中治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集中攻坚销号、城市回迁安置问题集中治理、侵占集体资产资源问题集中治理、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治理等15个治理项目,专题召开全省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会,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系统治理。二是以强监督推进强监管。建立健全省纪委省监委机关牵头抓总、各项目牵头单位调度指导、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督促、省负总责、市县因地制宜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采取起底问题线索、加强督促指导、开展联合督查、加大执纪问责力度、推动以案促改等工作举措,不断压紧压实各牵头单位主体责任,推动专项治理取得可检验、可评判、可感知的实际成效。三是坚持开门搞治理。通过情况通报、新闻发布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治理项目、牵头单位及受理投诉举报电话等,在省级媒体、清廉浙江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各职能部门官网向群众公示整治项目工作进展,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治理过程邀请群众参与,治理结果接受群众评判。

  二、紧盯基层累点”“痛点,靶向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专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第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制定《关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治四风树新风的工作意见》,重点聚焦6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空泛表态、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精文减会工作中传统路径依赖、惯性思维导致的隐形变异等问题;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中内容上重复交叉、条线交错,方式上层层陪同、浮于表面,作风上简单粗暴、颐指气使以及整改落实碎片化、形式化等问题;项目资金分配中存在的申报程序繁琐,评优评奖中与基层单位、一线干部争名争利等问题;制定政策不接地气,落实政策搞层层加码,执行政策搞一刀切等问题;问责工作中问责主体缺位、问责对象不精准,搞甩锅式”“连坐式”“历史式问责等问题强化专项监督,有效运用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明察暗访、强化通报曝光警示教育作用、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等12项工作举措,上下共治、系统推进,持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同时,抓好监督下沉,下发《关于深化基层作风建设观测点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选取11个乡镇(街道)、11个村(社区)作为作风建设观测点,重点监测发文、参会、迎检、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工作情况,关注文件红头变白头等隐形变异表现,定期开展分析研判,通过以下看上、由点及面,及时发现问题、纠偏正向。

  三、突出党员作用发挥,努力为身边群众做一些好事实事。一方面,推进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认真开展党员在身边、温暖千万家活动,推动委机关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工作。组织各支部(总支)在七一前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比如有的支部到社区开展反诈骗宣传,有的支部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有的支部协助交警开展文明交通引导,有的支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等等。积极发动党员通过亲青筹等平台认领微心愿,全体党员单独认领或参与实现微心愿”400余个,累计捐助金额8万多元。一方面,推动泰顺结对帮扶精细化。委领导带队赴泰顺县岭北社区村尾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组织召开省纪委省监委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要求对标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认真梳理未来乡村建设内容,找准发展定位和路径,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的放矢、精准发力,为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泰顺力量。同时,组织委机关党员为20户困难家庭募集2万元帮扶资金,成立省纪委省监委泰顺挂职青年党员红色宣讲队开展党史宣讲,既送去物质温暖,又送去精神食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