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嵊州:挖掘书圣家训 传承优秀文化

2016-03-18 08:55 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王家人的家训是教人怎么做,主要是教人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人,教他们小孩也是像上一代一样一步一步走。”嵊州金庭镇王羲之第54代王氏后裔王伯江对前来调研王氏家训的有关领导和专家自豪的说道。

  

 图为调研人员采访王氏后裔

  为充分发扬传承优秀家规家训,打造“王羲之”廉政文化品牌,近日,嵊州市纪委和市委宣传部会同相关部门人员前往书圣王羲之故居金庭镇,为撰写王羲之家训特辑作前期调研。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无锡,东晋永和六年(350)定居会稽。他的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自成一家,曾被誉为“尽善尽美”和“古今之冠”,影响极为深远。东晋永和十一年,王羲之称病弃官,入金庭(今嵊州市华堂村)筑室隐居。自此,王氏在华堂扎根,至今已有1700年。因其子孙后代多擅书画,将书画悬于厅堂,其宅有“画堂”之称,后“画堂”易作村名“华堂”。村内有王氏宗祠、心传书院、老台门等一大批明清以来的街道建筑,文化底蕴深厚。

  图为王氏宗祠

  图为王氏宗祠内王羲之坐像

  调研小组成员深入王羲之故居华堂村,一一寻访老祠堂、旧更楼、一清堂等明清建筑,仔细翻阅查看王氏族谱,并走访了多位王氏后裔,进一步感受王羲之历史文化遗风。

  “勤能补拙,俭可养廉,勤劳能够致富,廉洁可以清正,不要贪污,不要腐化,要勤俭节约,这是祖上家训,我们教育子女也是这样,从家训开始教育。”得知市里的领导专家来了解祖训,华堂村第54代王氏后裔王杏渠滔滔不绝的讲开了。

  图为书圣牌坊

  图为王氏后人为小学生传诵家训

  金庭王氏自王羲之迄今已有五十九世,一直以“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24字教育后代,要求子孙以“孝”“和”“义”“学”为核心理念。就如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就影响之大、成就之高和发展之全面而论,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书圣王羲之相比一样,金庭王氏家训中“孝”“和”“义”“学”的核心理念更是代代传承,不断发扬光大,从古至今演绎出许多孝亲爱老、乐善好施、勤学不辍等感人故事,尤以孝举善行和书法学习两项最为突出,涌现众多先进模范人物,对当世影响深远。

  

  图为“翰墨传家训”学生书法现场

  近年来,金庭镇利用各种载体大力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家规家训。镇中心小学每天午休时间都会组织学生学习书法,每逢周末假期,学校组织孩子们开展家规家训讲解活动。金庭镇中心小学学生王永美告诉记者,“通过练书法、学家训,让我领悟到敬老爱老是一种美德,所以在家里我就多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事。”二年级的王品小同学今年被评为了“小小讲解员”,她自豪地说:“我是书圣王羲之的后代,一年级我就能背‘王氏家训’啦!周末课余时间我都会过来当小讲解员,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到‘王氏家训’!”(绍兴市纪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