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2 14:15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新春送廉福——象山廉政剪纸
贴窗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过年习俗。新春之际,给为大家送上一组清新廉味的窗花剪纸作品。
作者简介
谢才华,1944年11月出生,象山县国土局退休干部。联合国科教文卫专家委员、“浙江省民间艺术家”、“浙江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2016年9月获“中国好人榜好人”称号。
新春送廉福——杭州家风之旅
春暖花开,走亲访友之际,携家人外出旅游,看看美景,感受地域特色文化也是不错的选择!新春之际为大家推荐一条风景独特的旅游线路:杭州市家风之旅。
环溪爱莲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北宋周敦颐著《爱莲说》,赞美莲的高贵品格,流传千年。周敦颐后裔族居桐庐环溪村已有600多年历史,村中祠堂“爱莲堂”为明代建筑,得名于理学家朱熹。环溪村以“爱莲堂”为中心形成“一纵三横”格局,古树、古桥、古樟、古寺,古朴之意浓郁,该村周姓后裔一直秉承祖训,村内莲文化蔚然成风。
地址: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
联系电话:15382316338
钱学森故居
钱学森故居建于清末,至今地产房产所有人一栏仍登记为“钱学森”。钱学森在这里度过了3岁之前的幼儿生活,其父钱均夫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和求实精神,开启了钱学森人生与智慧之门。
2011年12月,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经过修缮的故居隆重开馆,其“江南书香门第”浓厚的人文气息,与陈列其中的各类展品,一起映衬出这位“两弹一星”功勋成长背景和传奇一生。
地址:上城区方谷园2号
联系电话:0571-87785675
于谦祠
明朝于谦,官至兵部尚书,被称为“救时宰相”。他一生为官廉洁清正,救灾振荒,深受百姓爱戴,其“两袖清风”的故事流传至今,“克勤克俭、同心同德、崇文重教、与人为善”的家风祖训也激励着后人。现祠堂建筑是在清同治八年的基础上重修,并于1998年对外开放。迄今,已形成了包括于谦祠、于谦墓、墓道、牌坊等文物建筑与自然山林、绿地相结合的于谦祠景区。
地址:杭州市三台山路161号
联系电话:0571-87962534
西溪湿地·洪园
西溪洪氏自南宋起,繁衍生息了600余年,家族人才辈出,“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的楹联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洪氏家族的繁盛,而“以民为本、廉明清正”的政治理念正是洪氏文化的精髓。洪园将洪氏宗祠、洪氏家族文化陈列馆融于自然景观内,打造了家风之旅专线,参观者在此可聆听历史故事,感悟洪氏家风魅力。
“家风清正重德义书香一脉六百年”,洪氏家风文化曾入选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
地址:余杭区五常街道西溪湿地景区内
联系电话:0571-89081133/ 89086158
皋亭孝廉文化园
皋亭孝廉,一园十景。这里是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丁兰故里,明代清官胡世宁、一代名将文天祥都在这里留下了故事。依托皋亭山自然风光建设而成的江干皋亭孝廉文化教育园区,让孝廉说教转化为生动的体验、轻松的游览。
地址:江干区天鹤路321号
联系电话:0571-86656677/13735514202
中国家规文化绿道
选取大农港河道最美的2.1公里,利用原有的石、亭、廊等景观,布以画轴、书卷等形式,展示古今优秀家规家训和家风家教故事,只需扫描二维码,便可阅览人物故事、历史文化小常识,让人们在休闲健身的同时,接受优秀家规文化的浸润。
地址:江干区丁兰街道大农港路(笕丁路至环丁路间)
新春送廉福——桐乡廉政漫画
桐乡是漫画大师丰子恺的故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漫画之乡”。近年来,桐乡依托漫画之乡的影响力,孕育发展了廉政漫画这个品牌。
作者简介
王力,桐乡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浙江省检察机关书画协会会员,桐乡市漫画家协会会员。
新春送廉福——绍兴廉政书法
兰亭是中国书法圣地,在绍兴,关于书法的传承经久不衰。
作者简介
叶青,绍兴市直机关纪工委干部,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首届“女娲文化奖”全国妇女书画作品展、第八届“沙孟海奖”全浙书法大展等。
新春送廉福——金华家规家训
金华自古人文荟萃、文风鼎盛,素有“小邹鲁”之称。兰溪诸葛村、浦江郑义门等优秀的传统家规家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兰溪诸葛家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子孙的家规家训,也是兰溪市诸葛八卦村--中国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全体村民的家规家训,也是中国传统家规中的瑰宝,给后人以深刻的教育启迪。
浦江郑义门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
注解:子孙出仕为官后,应该奉公守法,努力政事,不要涉足贪污受贿之事,以辱没家庭、触犯家法。
“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如被诬指者则不拘此。”
注解:子孙在出任官员期间,有因为贪污受贿而臭名远扬让公堂知晓者,生前则在《谱图》上削去其名字,死后则不许入祠堂。如被诬告冤枉者,则不拘于此。
——《郑氏规范》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义乌《徐氏家范》
“通族庆吊之礼,悉遵文公家礼而行,须称家之有无,禁止奢华,裁减滥费。”
——《徐氏家范》
南宋理学家徐侨在世时为自己和子孙后代立下严格的家规----《徐氏家范》,涵盖了孝义、礼仪、修身、处事、兴教、耕读、诚信、清廉、婚丧、嫁娶、治家、报国等方方面面,堪称修身处世典范。明嘉靖年间后人徐兴又精选《郑氏家规》收入其中,更是锦上添花。千百年来,徐侨精忠报国、廉洁自律、嫉恶如仇、勤政爱民的崇高精神品质,以及他流传于世的《徐氏家范》,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世子孙。
永康《胡氏家训》
“正人君子,澹泊明志。为人应以忠孝仁义为上,当以家国为重;先忧后乐,鞠躬尽瘁。”
注解:正人君子,应该淡泊名利而使自己志趣高洁。做人应当以忠、孝、仁、义为最高道德准则,应当以国家为重;要忧患在前享乐在后,要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吾家本寒族,世以清白相承。”
注解:我们家族原本就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家,世世代代都要以清白做人、勤廉做事作为家族立世传承之本。
——《胡氏家训》
胡氏家训由胡则及其弟胡赈创始,在历经宋元两代的传承后,明崇祯9年(公元1636年),胡氏子孙根据胡则遗留的祖训,制定了《胡氏家训》共十三条,此后又不断传承完善,到乾隆十二年(1747年),胡氏子孙整理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胡氏家训》。
磐安羊氏家训
“事亲则慕孝德,居家则师俭德。”
注解:服侍父母长辈要向有尊祖爱亲品德的人看齐,居家过日子要向有俭约品德的人学习。
“训子孙以孝悌忠信,肃家政以敬慎勤俭。”
注解:教育子孙要孝、悌、忠、信,管理家庭要敬、慎、勤、俭。
——《皿川羊氏宗谱》
清德堂位于磐安县双峰乡大皿村,建于清道光十五年的合院式民居,羊氏宗谱便陈列其中,如“训子孙以孝悌忠信,肃家政以敬慎勤俭”等优秀羊氏家规就能给人观看,可以说清德堂是羊氏族人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羊氏后人在此人才辈出、代出忠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遵循先祖清德家风,耕读传家。
武义吕氏家风
“凡与此学者,以讲求经旨、明理躬行为本。”
注解:凡参与学习的,以讲求经义大旨、明白道理躬行实践为根本。
——《家范·学规》
吕祖谦,南宋理学家,南宋“婺学”的开山鼻祖,毕生以弘扬圣学、授徒讲学为己任。吕祖谦的学术思想和历史的研究方法影响了中国几代人,是中国思想史上“坐标式”的人物。他汇编了《家范》六卷,分别为《宗法》《昏礼》《葬仪》《祭礼》《学规》《官箴》,从敬宗收族、明理躬行、清慎勤实等方面阐述了其家训思想。《宋史》赞之为“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
(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