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收下两盒“月饼”后 20年的村支书走上了歧路

2018-11-16 10:48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李书记,我是小孙啊,中秋节快到了,我托人给你带了2盒月饼过来,你一定要拿回家尝尝,千万不要送给别人了,里面有东西的……”回忆起第一次“伸手”的经历,李文潮至今记忆犹新。

  2003年中秋节前的一天,时任柯桥区钱清镇岭湖村党总支部书记的李文潮收到了村级工程承包商孙某托人带来的2盒格外有分量的“月饼”。李文潮回家打开“月饼”的铁盒,赫然入目的是一捆捆码得整整齐齐的百元大钞。意外、激动、不知所措,他用颤抖的双手将月饼盒中的钱悉数取出,反反复复数了好几遍,每盒8万元,一共16万元钱,这个数目在当时已经能在镇上购置一套还不错的住宅。

  收还是不收?李文潮内心不免天人交战一番:收,自己是村里的“一把手”,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好不容易做出了点成绩,收了钱就要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人办事,既违反纪律,又愧对村民;不收,自己已经46岁了,为村里的大事小事付出了最好的青春,帮助村集体经济好起来、村民富起来,但自己却并不富裕,况且儿子正是成家立业需要用钱的时候,这笔钱正好可以“帮一把”……

  “我给村里做了这么多的贡献,稍微收点钱应该没什么。”李文潮为“伸手”找到了看似合情合理的借口,不断自我宽慰、自我麻醉,“这是我应得的。”欲望之门,即便只开了一丝缝隙,加以利益诱惑,人心中的贪欲便不断滋长,让人最终沦为欲望的奴隶。

  此后,李文潮开始放纵自己对于金钱的渴望,总认为钱这东西多一点比少一点好,多了一点还想再多一点……2005年,李文潮开办的拼线厂效益不是很好,为节约成本,他再次“伸手”:“移花接木”将他自家厂里的电费报入村账。靠着这个法子,2005年至2014年期间,拼线厂近十年间的电费都“私报公账”,累计为李文潮节约成本16.6余万元……随后,李文潮又陆续在村“三资”管理、村集体土地征用、村级工程建设等职权领域及户籍管理、宅基地审批及村民建房等领域以权敛财,2003年至2013年,合计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33万元。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2018年上半年,柯桥区纪委、监委接到群众举报,通过党风廉政信息“1+3”监察平台进行数据对比,很快就核实了李文潮用村集体资金支付本应由其个人承担的企业电费的相关情况。由此,李文潮违纪违法问题被揭开。2018年8月,李文潮被开除党籍。

  执纪者说:

     绍兴市柯桥区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徐凯盛:此案聚焦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公权力腐败问题,也暴露了农村基层公权力运行上存在的监管缺失、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因此,必须厘清基层公权力清单,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2018年,柯桥区探索建立党风廉政信息监察中心,通过“1+3”监察平台,全程记录、实时收集全区“人+权”信息,加大对农村三资管理、村级工程建设等基层公权力的监督,在对基层干部行使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打通基层公权力监督“最后一公里”。(绍兴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