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守初心 担使命】不同版本的《党章》,老人视若珍宝

2019-09-03 09:1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现年86岁的杨启炉,标志性的一头银发外,目光炯炯,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名共产党员特有的精气神。杨老是1954年入党的老资格了,曾任宁海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宁海县纪委副书记。在1993年退休后,他又担任了20年的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曾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少先队工作突出贡献奖”、“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个人”、“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宁波市少先队事业功臣”、“宁波市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

杨启炉老人近照

  初见杨老,他向我们展示了他压箱底的“宝贝”——12本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国共产党党章》,12本党章大小不一、材质各异。为了方便查看,每一册“小红本”里都夹着一张便签纸,“1945年中共七大延安”、“1956年中共八大北京”……每本党章都被他翻了不知多少遍,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党章发布的时间和地点。

  杨启炉保存的党章和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记事本》

  “其实一开始并不是有意去收集党章,只是觉得每次党章都有修改,收集起来更易于学习,不知不觉收集的党章多了起来。通过这些党章,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历史,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杨老笑着说道。

  作为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杨启炉不但学习《党章》、珍藏《党章》,更是以自己的一生来践行《党章》。

  1933年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小学两年级时家里遭了大火,对于本身家庭不富裕的他,只能辍学去放牛,割草、砍柴这些农活他都做过。机缘巧合之下,他去了乡里供销联社工作,从小吃苦的他在单位里兢兢业业,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肯定,在那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在组织部门工作15年,在纪检监察部门工作6年,1993年他正式退休。虽然工作退休了,但党员是没有退休年限的。在时任县委书记的邀请下,他又在关工委的岗位上干了20多年。

  当时许多单位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不够重视,关工委人手又少,仅一位主任、一位常务副主任、一位办公室主任。杨启炉就天天骑着自行车,逐个部门逐个乡镇地跑,有些单位去了一次不行去两次,两次不行去三次,直到找到主要领导、达成共识为止。在杨老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协调下,到年底,50多个县直机关、7个区、30多个镇乡关工委组织全覆盖,全县820多个行政村都建起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建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点、线、面结合,遍布城乡的工作网络。

  从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下后,杨老也没有闲下来,他开始查资料、翻史书,查阅中国共产党一大到十八大的有关党史资料,历经5个多月,摘编完成5万余字的《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事记读本》,印发给各级关工委和镇乡(街道)、县直各单位后,成为了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好读本。

  杨启炉给年轻纪检监察干部讲解党章

  印了书,他又忙起了阵地建设。为了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先辈精神,杨启炉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精力和心血。为了教育基地建设,他来回奔走于有关单位配合协调关系、宣传发动、筹措资金,先后有山洋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长街革命烈士陵园、岔路镇梅花村会议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继建成。从规划、集资到建造,杨启炉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协调,磨嘴皮,奔脚头,不辞辛劳。“梅花村会议馆”建成后,有干部打趣说到:“杨老爷子终于不追在我后背抽鞭了,我也可以好好睡上一觉了。”

  从一名放牛娃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现年85岁的杨启炉同志,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还在继续写呀、讲呀、奔呀,他退休后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热情,像夜里热情燃烧着的火把,像冬日温煦的光束,照亮人心、温暖人心、鼓舞人心。

  初心独白:我经常会问一问自己:过去入党为了什么?现在为党做了什么?今后为党留点什么?人民给我的报酬有多高?我给人民的奉献是多少?这几个问题一直鞭笞着我前进,以后,只要我还能干得动,我仍愿意像牛一样地耕作,像土地一样地奉献,继续干下去,用毕生的精力去践行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宗旨。

(宁波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