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担当奉献在一线】“我是党员,让我先去一线!”

2020-02-11 20:4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我是党员,参加过抗击‘非典’,让我先去一线!”

  作为一名曾经的公共卫生医师,象山县丹东街道纪工委书记屠海伦参加过2003年“非典”的防疫工作,这次面对疫情,他第一时间主动请战:“我是党员,参加过抗击‘非典’,让我先去一线吧。”

屠海伦(中)和同事走访检查丹东街道丽景小区门口卡点设置情况

     为了不让家人担忧,他跟家里的解释都是“最近都在单位值班”,而事实上,他每次都是奔赴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制定工作方案、做好隔离区布置、联系协调各单位、安抚留观对象情绪……屠海伦和同事们从早到晚都在忙碌。同时,他每天还要走上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监督检查的第一线。

     翻看屠海伦的工作记录,短短几天,他已走访36个村、11个社区,检查村社卡口、居家隔离点、小店活动室120余个,提出整改建议30余个,促进防控工作落细落实。像屠海伦这样的纪检监察干部象山县还有很多,或是夫妻“搭档”,或是兄弟“上阵”,或是父子“合力”,共同抗击疫情。他们不为别的,只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更多的人一起温暖这个冬天。

  屠海伦(左二)和同事走访街道辖区内企业检查复工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全家总动员,‘隔离点’马上就能投入使用!”

  前几日,宁波市奉化区松岙镇纪检监察干部李春娜的婆婆家里突然变得忙碌起来,全家人进进出出,与当下人们宅家不动的氛围有点不搭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松岙镇政府决定在三天时间内,选择符合条件的酒店改造为当地的疫情集中隔离点。

  被选中的这家酒店离李春娜的公婆家很近,由于一直闲置,酒店的水、电也长期没有使用,所有的设备需要重新检查维修,而且要达到集中隔离点的标准,消毒、清洁等工作量也很大,可谓任务很重!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春娜马上想到了懂水电、管道维修技能的丈夫和公公,于是,二话没说便动员家人一起帮忙出力,很快得到全家上下的一致响应。

  李春娜丈夫张东威爬上12层楼顶维修管道

  丈夫张东威和公公张传芳负责调试水电等各种设备,一直忙到次日凌晨。63岁的婆婆舒玉桑负责卫生保洁,不仅要清洁每个房间,还要忙着给工人做饭,当起了“火头军”。

  李春娜还叫上自己的好友,到镇上超市购买毛巾、杯子等生活用品。这家酒店一共十二层,一天爬楼梯来来回回几十趟。外面寒风朔朔,大家则忙得热火朝天。

  “全家总动员,‘隔离点’马上就能投入使用!”李春娜擦了下额头上渗出的汗珠说道。

  李春娜在打扫客房卫生

  最终,在全体修复人员的努力下,仅用了两天两夜时间,就将有43间客房的闲置酒店改造成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临时医学观察点。

  “这个志愿者岗位,我挺合适的。”

  凌晨4时多,在铁路余姚站,余姚市疫情防控志愿者沈银军已经开始忙碌了。

在出站口,沈银军紧盯着红外体温检测显示屏,核查乘客体温是否异常

针对医疗力量短缺的情况,余姚市组织138名具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的人员,作为首批疫情防控志愿者,赴余姚高铁站、火车站、城际站、各道口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岗位进行增援。

余姚市纪委市监委的沈银军是其中一员。在大学就读预防医学专业的他,也在余姚市卫生监督所从事卫生执法工作多年,他觉得“这个志愿者岗位,我挺合适的。”

凌晨5时左右,一趟来自广西方向的列车进入余姚站。这组旅客中,自动扫描红外体温检测仪发现了一名体温偏高的旅客。

沈银军当即上前截停了这名旅客和同伴,请他们重新再走一次门禁进行确认,再引导到临时安置点作进一步观察测量。

  沈银军将疑似发热乘客引导至临时医务诊断室

  志愿者带队的余姚市卫生健康局陈娜波说,志愿者报名的很多,现在由卫健系统带队,志愿者到岗到位,这样的安排,能够让卫健系统的同事发挥各自专长,投身到更紧迫、更缺人的专业工作中去。(钱清、甬纪君)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