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双重身份”兑现双重责任与担当

2020-03-29 07:49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3月11日,台州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隔离病房一片欢呼雀跃声。台州146例已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治愈率100%!这是180余名医护人员五十多个日日夜夜坚守隔离病房共同战“疫”的硕果。在隔离病房战“疫”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既是医者又是纪检人,用“双重身份”去兑现了“双重”的责任与担当!

  做这件事,只是践行自己的初心

  徐春强,台州医院神经内科党支部纪检委员,医师。不同于其他人的先斩后奏,他在报名后第一时间就告知了自己的父母。他说:“即使父母反对,我也不该有所隐瞒。幸运的是父母都很支持我,因为他们知道我是医生,而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治病人”。1月28日(正月初四),他义无反顾地乘车来到恩泽医院。

  和大多数在隔离病房的医生一样,他为患者查体、咽拭子标本采集、写病历报告、做诊断……但不同的是,他还是一名“知心大哥”,用心倾听患者们的故事和需求。

  有个患者,一家四口都住进隔离病房。因为母亲和他不在同病房,无法知道母亲的病情,使得他十分焦虑,影响到身体恢复。徐春强了解情况后,和团队同事一边对患者进行安抚,一边告知其母亲病情和治疗方案,这才让他安心下来,病情得以好转顺利出院。出院后他对医院感激不尽,作为团队一员的徐春强内心暗自欢喜了好久。

  “其实患者就像孩子一样,你要去安抚他,慢慢地同他们讲,大多数他们自然而然都会听进去的。当然也会碰到像‘甲方爸爸’这样的患者,沟通起来比较困难,但我也能理解。生病时人总会有负面情绪,这个时候更需要医护人员多点耐心。毕竟患者的心态对康复有决定性的作用,比病毒更加可怕的是他们自身的焦虑、恐慌。我们担任的不仅是一名打针开药查体的医生,更需要的是打开他们的心结,加速康复。”徐春强说。

工作和生活中的徐春强

  因为被需要,他选择了这条路

  林江波,台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党支部纪检委员,医师。1月29日(正月初五),他接到科主任的电话,需要前往恩泽医院公卫中心支援抗“疫”现场。他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

  来到抗“疫”前线,他这才发现台州疫情状况,远比自己想象得严重。加之临床物资的紧缺,隔离环境的条件限制,更加大了重症患者的治疗难度。

  有一次,他送一位患有合并心脏瓣膜病等基础疾病的高龄重症患者去做肺CT检查。由于氧合差,患者必须坐在轮椅上配以高流量吸氧,才能顺利运送。当时轮椅上没有放置氧气瓶的装置,他二话不说扛着氧气瓶推着患者费力前行。快到肺CT检查门口,几位患者见状争相上前帮忙,还主动让座叫他休息,他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深深地被患者的举动感动着。以前总有人问他“为什么你要当医生?”,今天,他心中突然有了答案:因为被需要。

林江波(左二)和战友们

  舍小“家”,她坚定地前行

  陈玉燕,台州医院外科党支部纪检委员,护师。2月8日(正月十五),她突然接到护士长通知,将作为第二梯队护理人员支援公卫中心。我去!家里的小孩、老人,谁来照顾?转而又想,我不去!那在抗“疫”前线第一批战友就无法轮休,他们在里边太久了,更需要力量支援。脑海里闪过的一丝犹豫,瞬间转化为坚定地步伐……

  随后,她被安排到发热门诊,这是直击疫情防控的最前哨。筛查患者体温、详细询问接触史、及时记录信息、随时安抚提醒、转移疑似患者到留观病房,这都是她的日常工作。

  “您好,来测一下体温”

  “有哪儿不舒服?有哪些症状?喉咙痛不痛?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的?”

  “您最近有没有接触过来自武汉的人员?”

  “您好,不要太紧张,没事的”

  “您回去后,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外套最好挂在阳台上通风”

  ……

  她一遍一遍重复着,努力做好前哨工作。

  有个阿婆,就诊报告显示需要留观排查,情绪非常激动,抵触去留观病房,陪护的俩个孙子怎么都做不通阿婆的思想工作。陈玉燕看到了,就陪着阿婆聊天,安抚她的情绪。原来阿公刚过世不久,阿婆心里充满孤独和恐慌,想看一眼儿子才同意住院留观。陈玉燕就陪着阿婆一直等到她儿子赶到,时已经6点了。“我是一名警察,也工作在防疫一线,你们工作更辛苦,真的谢谢你们了”,陈玉燕笑着说:“没事,家属能够理解我们,配合我们的工作,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出征前的陈玉燕(左二)

  不去武汉,也应该与他们并肩作战

  吴丹,路桥医院急救中心党支部纪检委员、主管护师。“那天中午我还和我的大学、初中同学在聊天,他们都报名支援武汉,当天下午我就看到医院的招募令,我觉得我应该与他们并肩作战,不去武汉至少也要支援公卫中心!”当问及吴丹选择“上前线”的初衷时,她的回答真实淳朴。

  刚进舱不久,一位七八十岁的阿公就引起了吴丹的注意,在一次为阿公护理过程中,她发现阿公听力不好,眼睛也看不见,自此她每次进舱都会格外关注阿公。有一次发现病房的垃圾桶摆放在阿公上厕所的必经之路上,她不仅及时挪开,还特地交代提醒同事,避免发生阿公跌倒。“真的是给你们医生护士添麻烦了,谢谢!谢谢!”阿公也一直为他精心护理治疗的医护人员感谢称赞。和谐的医患关系让吴丹的工作更有动力,每天的护理工作从从伊始的交接班,到准备舱内所需物品;从穿好防护服进舱,到了解病患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不仅如此,她还要“爱管闲事”地与患者聊天,心理疏导,安抚情绪,督促患者炼八段锦,怪不得有些患者表示:“回家后我要教家里人也炼起来!”

工作中的吴丹

  难事见担当,危难显本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他们义无反顾、奋勇投身战“疫”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双重”的责任与担当。(台州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