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3 08:24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新一版的岗位廉洁风险手册把廉洁风险点都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上标注出来了,抓好工作规范也就是控牢了廉洁风险”“原来总感觉廉洁风险离我们普通员工很远,现在才发现法纪其实和安规一样就在我们身边”……借鉴安全生产管理中“一企一部一班一岗”均有“个性化”风险管控手册的做法,浙能所属台二发电公司积极创新廉洁风险排查载体、改进评估机制,在员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是浙能集团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安全生产管理对标工作的一个剪影。
对于浙能人来说,生产安全是第一生命线。“廉政安全与生产安全同等重要,廉政安全管理要对标生产安全。”浙能集团党委主要负责人强调,“要让监督延伸到一线,借鉴7S管理网格化、标准化、分层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推进班组和支部的共建,确保制度的刚性执行”。近年来,浙能集团对照13项安全生产标准化要素深入开展对标试点,着力打造一批可复制、能推广、见实效的创新经验做法,有效推动了基层清廉建设,为打造“清廉浙能”提供强大助力。
对标网格化管理
“横到边、纵到底”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是宏观层面的要求,基层企业负责人管好生产经营就行了”“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部门的事,跟党支部和班组没啥关系”,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中温、下冷”已经成为清廉国企建设走向深入的瓶颈。
网格化管理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有效模式,通过横纵到边见底的责任划分推动各管理领域实现零失控、无遗漏。浙能集团借鉴该有效模式,横向打造“书记抓班子、班子抓部门”的“责任传动轴”,督促部门将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融入业务过程,将责任落细;纵向以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用好“清单制”“约谈制”“述责制”督促“一级抓一级”“大书记抓小书记”,推动支部书记、班组长担任“网格长”、选聘业务骨干担任纪检监督员,并明确具体管理职责,将责任落地;纪检机构立足“再监督”定位聚焦横、纵两个维度的责任履行情况,特别是关注部门和基层支部、班组两个“末端”责任是否到位,协助党委以问责促尽责,以监督促担当,将责任落实。目前,集团党风廉政建设的网格化责任体系初步形成,具有浙能特色的“四责协同”机制逐步深化,有效改进了基层主体责任落实“中温下冷”问题。
“作为公司纪检监督员,我参与了本次‘全员竞争上岗’的全过程跟踪监督工作,感到非常光荣,同时监督过程对我自身也是一场浸入式的廉洁教育,提醒我在本职工作中慎思、慎行、慎于始微。”在参与日常监督的过程中,集团所属滨海热电公司一名纪检网络成员深有感触。在浙能集团,这样的纪检网络成员还有近千名,他们承担着全面从严治党在末端最具体的责任,体现着源于职工群众的监督力量,并在“四责协同”机制的有效运行下形成合力,为基层清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对标标准化建设
“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实现事事有章可循、人人违章必究
落实责任,强化意识的基础上,也要通过发挥制度的标准化、规范化作用。在浙能集团,上至决策层、管理层、下至普通的作业层,每一个企业和员工都有属于自己的标准化行为规范,并配套形成全面标准化工作要求。“在集团本部有400多项制度,我们坚持制度管人、制度管事,比如浙能取消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所有的个人审批资格,以此保证集体讨论、会议决定,保证公开透明,从机制上堵牢腐败产生的漏洞”。”集团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我是带着愧疚的心情来参加此次约谈,此次巡察发现了不少违反制度的问题,作为一级组织主要负责人难辞其咎……”近日,集团党委、纪委主要负责人分别围绕巡察发现问题与14家相关单位“一把手”及负管理责任的业务领导进行了“面对面”谈话,当面指出问题,要求整改到位、形成长效。这是浙能集团借鉴安全责任约谈制度,以问责追责保障制度执行的最新实践。集团先后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谈话制度”和“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并坚持定期在全系统范围内通报各渠道发现的违反制度问题,至今累计达600余项,切实将纪律权威注入到保障制度执行之中,进一步加强震慑,彰显违规无小事的行为导向。
与此同时,浙能集团借鉴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监控”的做法,筛选出“7+2”监管重点,即“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资产处置、选人用人”四大重点领域,“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资金使用”三大关键环节,以及“重要岗位”、“敏感岗位”两类人员。坚持“一年一专项、十年不放松”,围绕重点领域重拳出击开展专项治理,累计通报违反制度问题500余项,开展提醒谈话、诫勉、纪律处分等责任追究近千人次,督促相关单位在处理到位的基础上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对标分层化教育
“效果导向、因人施教”提升教育导廉实效
“这次廉政考试题目都是针对岗位实际,感觉不比安规考试简单,考完把错题又反复学了一遍,效果蛮好!”浙能所属台州发电厂的一名普通党员在参加“考廉”后说道。作为集团安全生产教育对标试点单位,台州发电厂将“考廉”范围逐步扩大到普通员工,以考促学、以考促廉,取得良好成效。
针对过去在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浙能集团探索将电厂安全生产领域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引入廉政教育,对新入厂职工实行厂级和部门、支部的分级倡廉导廉,并针对领导人员、党员及重要敏感岗位人员等不同教育对象提供共性内容与个性化模块,在实现廉政教育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务求实效。同时,借鉴安全生产“上岗考试”做法,明确要求干部提拔、交流和岗位变动三类人员任前必考廉谈廉,督促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廉纪廉规,进一步加强廉洁从业意识。
对标信息化风控
“监督线上预警”为廉洁风险防控提供数字赋能
传统过程监督不可避免地具有片面性和滞后性,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新产业、新单位的不断增加,如何控的稳、防得住?浙能集团把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的理念嫁接到廉洁风险防控领域,在线下全面排查评估廉政风险的基础上,启动信息化风控平台建设。
“过去我们每年要审查几千份采购合同,即使加班加点也很难做到个个把关,通过信息化风控平台建设,我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异常报警情况,及时发现风险、提示风险、处置风险,达成了事半功倍的成效。”浙能集团集约化采购平台天虹公司的纪检干部深有感触。信息化风控系统具有预警功能,所有线上操作可追溯、可留痕、可监督,一旦发生招标投标异常、合同执行偏离等情况即实时报警。与此同时,浙能集团试行风险处理“三色”预警管理,运用“德夫科”风险评估法以危害程度科学确定风险等级,并通过发放蓝、黄、红三种预警卡和跟进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早纠正。
“隐患就是事故”,集团党委主要负责人多次强调这一观点,仅2019年一年,浙能集团就通过信息化风控平台等开展各类监督2万余次,针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给予提醒谈话15人次、诫勉谈话3人次,各单位累计建立完善制度标准逾万部、制订权力清单1100余张,进一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筑牢“不想腐”的堤坝,推动浙能集团始终在“清廉国企”建设中走在前列。
(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