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兰溪:主动亮招!为村集体“钱袋子”套上“紧箍”

2020-04-12 08:55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如何管好村集体“钱袋子”?近年来,兰溪市在清廉村居建设中不断探索创新,以规范村居小微权力为切口,围绕基层“微腐败”高发问题点,主动亮招,引入智慧平台、银行转账、竞争存放等手段,形成了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推动基层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开支用上“黑科技”,移动鼠标全搞定

  一大早,兰江街道金角村报账员江美兰来到办公楼,在打开电脑上的“三资”智慧监管平台系统,将准备好的发票扫描上传后,点击鼠标进行了提交。

  前不久,因村庄治理需要,金角村花了9980元,购买了一批村集体用房五金材料。“以前要提交纸质审批表,还要一个个找领导签字,很麻烦,现在电脑上就能搞定了。”江美兰说道。

  原来,为强化对村级收支的监管,兰溪市借用“科技”手段,于去年12月初在金华全市率先上线集全方位监督、一体化收支、全留痕审批等功能于一体的“三资”智慧监管平台系统,作为试点的兰江街道,辖区内21个村如今全部实行平台报账。

  当江美兰把支出审批提交后,信息立刻出现在了兰江街道代理会计江惠星的操作界面上。很快,在审批流程信息一栏中,村干部、联村干部、农经员、联系领导……一条条审批意见陆续跳了出来,并标有明确的审批时间。待审批完成后,江惠星拿出U盾,点击了提交支付,一整套流程下来,不到2小时,就完成了报账。

  “村民要看村里的开支,下载智慧监管APP就行。”江惠星补充道。据统计,平台上线1个月来,已成功报账50多笔,结算金额约18万元,下步将在全市面上推广。

  酬劳打进银行卡,实现全程无现金

  “工资收入4435元。”临近年关,看着手机里的银行短信提醒,赤溪街道柳塘村的村民陈荷花很是开心。去年村里建设项目多,他经常打零工补贴家用,“就算是几十元的小钱,村里都通过银行转账打到我们的卡里。”

  去年兰溪市在开展村居巡察中发现,不少村存在从务工费中套取现金的问题,为防范廉政风险、规范财务支出,凡是涉及用工工资,各乡镇街道均采用银行转账的方式,实时留痕的同时,实现了全程无现金管理。

  “工资发放再也不用挨家挨户上门签字,方便多了。”赤溪街道农经站长鲍小平说,“用工清单经公示无误后,‘三资’管理中心还要确认用工人员与银行卡名单一致,然后才打卡支付。”

  经过严格的层层把关,让每一笔账都有迹可循,最大限度保障了农村集体资金的安全。据统计,仅是柳塘村,2019年村级用工工资转账就有70人次,结算金额8万余元。

  资金存放定规矩,引入竞争更增值

  “村里现有集体资金1000余万元,通过竞争性存放,年利息收入比原先增加了21万元。”近日,在云山街道余店村村民代表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赵毓明大声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之前余店村因工作不规范,就有群众针对大额资金存放举报村书记暗箱操作。去年7月,余店村定下规矩,实行大额资金竞争性存放,不但化解了信访矛盾纠纷,更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先经村两委商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公开招投标等步骤,再综合考量投标银行的年收益、服务质量等方面,最后择优选出银行存放村集体大额资金。

  这解决了“钱应该存在哪家银行、由谁来确定”的问题。“现在只要在中标银行中选择即可,招投标过程公开透明,从中选取利率更高的银行,实现村民利益最大化,村集体资金保值更增值。”在兰江街道下金村,类似的引入市场竞争的做法,让1000万元的村集体资金能够每年稳定增收40万元。

  “强化制度约束是根本,坚持公开透明原则,逐步实现村集体资金的统一、规范管理,让‘微腐败’无所遁形。”兰溪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该市将加强基层治理模式的推广,利用现代化手段切实将“钱袋子”看好管牢,助推清廉村居建设。(金华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