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07:02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单位内部系统的更新,涉及到重大财政风险,采取单一来源采购,为什么没有申请财政专家团论证?”前不久,临安人民医院的一份采购单引起了杭州市临安区纪委区监委采购招投标专项督查组工作人员的注意。
经过调查,这份关于软件接口改造的采购单,跳过了专家论证这一环节,经过该单位党委会讨论通过,直接确定为单一来源采购。
而按照要求,单一来源采购必须要经区财政局专家论证团论证,经集体讨论才能够确定其为单一来源采购。检查人员随即要求区人民医院立查立改,落实专人定期对采购申报材料进行核查,规范采购申请流程。
今年以来,临安区纪委区监委通过对以往发生的医疗卫生领域案件分析发现,招标决策主观化、招标评审不够专业及招标金额的设定界限模糊是采购中最为常见的三大风险点。为规范各医疗卫生单位采购和招投标工作,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区纪委区监委聚焦招标决策、采购金额、设备引进等重要环节严把关、实监管,督促各职能单位进一步压实落实主体责任,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制度。
针对之前存在的药品采购上公职人员决策主观化漏洞,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督促辖区内各医院对新药的引进和采购制度重新进行梳理。区中医院制定出台了《杭州市临安区中医院新药引进管理制度》,新药需经科室讨论,其中科室至少有三名医师参与并签字,不到三人的科室,全体医生参与讨论,杜绝“一支笔”现象。
“以前科室里面能否引进某种药,科室主任说了算,主观因素比较严重,现在必须要科室全体成员签字同意,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廉政风险,考虑问题上也更加全面、细致。”区中医院纪检监察室主任蔡湘军介绍,科室统一签字以后,再提交要事委员会讨论,经半数以上同意才算真正通过。
为保证采购的权威性,提升招标评审专业化水平,区人民医院专门建立专家库,由全院100多名拥有高级职称的业务骨干组成。“每年10月,由科室主任提出明年采购设备的需求,设备单价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先经专家评审,四分之三以上通过才能进入招投标。”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方亚红说道。
在纪检监察组的建议下,区人民医院还对《医疗设备管理办法》进行了“升级”,在以往要求的“批量10万元以上的应当采用在线询价或反向竞价”的基础上,针对招标金额做出了调整:单价超过5万元和总价超过20万元的设备物资都由第三方公开招投标;针对金额小于2万元的采购,通过区人民医院微信端定期发布采购需求,尽可能扩大知晓面。
“现在有了这个管理办法,做起事情来有理有据,工作推动也更加顺利了。”区人民医院后勤采供中心主任吕金表示。
除了设备药品采购等方面,在区纪委区监委的推动下,各医院还通过打好制度补丁堵住廉政风险漏洞,如设立礼品礼金主动上交登记制度、廉内助微信定期廉洁提醒制度等。据不完全统计,仅礼金礼品主动上交一项,临安区各公立医院拒收卡券以外的红包合计42100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医疗卫生高风险领域的督查力度,以问题导向推动制度更加完善,营造党风清廉、院风清朗、医风清明的清廉医院氛围。”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杭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