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规范化建设为基层监督力量补齐短板

2020-12-11 07:02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全县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累计报送各类问题信息278条,转问题线索57条。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办理农村党员干部案件数同比增加22%……”近日 ,象山县纪委县监委交出了一份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成绩单。

  今年以来,象山县纪委县监委以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在机构配置到位基础上,实现业务流程科学、干部队伍提升、制度配套完备,推动清廉村居再深化,基层治理再加强。

  针对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职责泛化,案子不会办,工作标准不统一、效率低等问题,县纪委县监委以“覆盖全面、方便查阅”为原则,制定《监督执纪执法业务操作手册》,加强对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规范化办案的指导。

  为突出手册的易查、易懂、易操作性,县纪委县监委细化业务流程,以表格形式从审批事项、操作规程、制度依据等6个方面对监督执纪执法过程中的谈话、初核、立案等29个审批事项的具体步骤、规定程序进行系统梳理归纳。业务人员能够一目了然,即便是新手也能按图索骥完成任务。

  “之前在办案过程中,有些操作规则还不是非常熟悉,现在本本在手,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清清楚楚,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该县高塘岛乡纪委监察办一名干部表示。

  除了规范业务流程,县纪委县监委还从队伍建设、制度配备等方面指导推进规范化建设。

  “我们通过分类提升建强队伍。”县纪委县监委干部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通过组织参加点题培训、双向挂职、项目化实训等活动提升执纪执法业务水平;对村(居)监督检查相关人员,组织“小微权力”21条、三资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制度的学习培训,并督促各乡镇(街道)监察办加强日常监督和驻点指导,把牢履职基本方向。

  分类提升的效果很快呈现。近日,象山县丹东街道东环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陈伟章在日常监督中发现,该村以“点清工”方式实施墙面改造、路面修复等微型项目自建工程,未成立领导小组,存在廉政风险。“街道不久前刚刚组织过业务培训,学习村级工程集体自建项目管理相关规定。”陈伟章表示。根据规定,村级工程集体自建项目开工前需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实施小组、采购小组、监督小组。于是他立即填写《监督报告单》,上报街道纪工委。经街道纪工委提醒,东环村立行立改,成立相关小组,严把工程质量关、廉洁关。

  此外,县纪委县监委探索制度革新,构建“‘村民说事’+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乡镇监察办监督”的立体式监督体系,强化乡镇监察办与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上下联动,推动基层监察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健全实施“委班子+机关室+派驻机构+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四位一体的片区协作机制,有效破解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熟人社会不”“力量薄弱不善管”“能力局限不会管”等问题。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片区协作30余次,在聚势聚力中推动基层监督执纪执法整体效能全面提升。

  规范化建设有效补齐基层监督力量散弱短板,精准有力推动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规范运行。截至目前,该县办理农村党员干部案件数同比增加了22%,在案件数量增加的同时,案件质量亦得到有效保证。

  (宁波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