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2 06:35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参加了全县警示教育大会后,我的内心非常不安,很害怕自己的问题败露......我知道自己犯下这种错误,迟早会有被查处的一天,我选择主动向组织坦白,争取从宽处理。”
近日,景宁县标溪乡党委书记陈轶群主动投案,成为该县警示教育大会后第一个主动投案的科级领导干部。
就在不久前,景宁县召开了全县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现场播放了由该县纪委县监委拍摄制作的专题警示教育片——《剑指擅动民生扶贫“奶酪”的黑手》。时长近15分钟的警示教育片中,景宁县鸬鹚乡原人大主席江灵娟、景宁县郑坑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原副主任张长泮啃食民利、向涉农款“伸黑手”的事例得以还原。“身边人”变成“片中人”的警示为参会的领导干部带去了很大的震撼,而干部主动投案的事例更直观地证实了警示教育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全县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肃贪反腐力度不减、警示教育步履不停,不仅形成了强力震慑,投案自首也从现象变成了导向。”据景宁县纪委县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仅2020年,该县就促使4名干部主动投案自首,形成了较好的警示导向。
触动犯错干部主动投案自首,是景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新成果。近年来,景宁从案件查办、制度落实、警示教育三个方面出发,突出震慑、强化规范、教育感召,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案件查办上,景宁坚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2020年共处置问题线索469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制度落实上,把执行作为制度的生命力,真抓实干,真刀真枪,严防“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在警示教育上,注重用“身边事”“身边案”教育“身边人”,拍摄警示片2部,开展警示教育300余场,实现了全县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的全覆盖。
对于犯错的干部来说,主动投案才能回头是岸。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面对着“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仍有一些犯了错的干部一面担惊受怕,一面存着侥幸心理、顶着思想包袱。
为此,景宁把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放在突出位置,将处分决定书“一张纸”作为警示教育“一堂课”的重要依据,以案示警、以案为鉴;在形成处分决定“一张纸”、警示教育“一堂课”的基础上,把形成预警、促进整改作为整改提升的“一串事”,以案说法、以案促改。越织越密的监督网、越来越严的肃贪反腐力度、越来越多的主动投案事例,都向犯错干部释放了一个鲜明的信号:只有放弃侥幸心理,依靠组织、相信组织,主动交代问题,才能不致积重难返,才能获取内心真正的安宁。
“对于已经犯错的了干部来说,止步才是进步,投案才是出路。下一步,我们将深化警示教育成果运用,树立鲜明导向,让犯错干部都能放弃放弃侥幸心理,主动投案自首。”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丽水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