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心灵驿站"为监察工作联络站添温度

2021-02-03 06:30 浙江省监委省监委网站

  2021年1月11日,“心灵驿站”在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洁莲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试运行,通过引入心理辅导师,每周定期为辖区居民、社工进行心理疏导。这是继红菱社区之后,采荷街道纪工委监委办建议并指导辖区社区开设的第二个“心灵驿站”,目的在于发挥监察工作联络站收集民情民意的作用同时,帮助居民、社工疏解负面情绪,传递正能量,将矛盾解决在最基层。

  “平时,我们对社区进行常规督查时,除了查阅资料,还要走访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谈话,深入了解基层干部思想、作风等各方面情况,开设‘心灵驿站’的想法就是源自于此。” 采荷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办主任骆志坚说。

  三个多月前,采荷街道纪工委、监察办走访红菱社区时,多名社区干部反映该社区一名工作人员长期不上班,但工资奖金照发,不合常理,也不符合规定。

  这是吃空饷,还是另有隐情?采荷街道纪工委监察办随即前往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调查该社区干部考勤管理和奖金发放情况,并与经办人员进行谈话核实。

  原来,红菱社区一名社区干部因长期精神紧张,罹患了抑郁症。2020年2月,其向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提交了请假单和医院证明材料,陆续请了几次病假。2020年9月,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根据考勤制度,扣发了一定比例的奖金。2020年10月8日,她返岗销假,但没过几天因为病情反复,就去住院治疗了。从核查情况看,请假手续齐全,考勤管理符合街道相关规定,病假期间的待遇也是严格参照《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规定》及杭州市相关规定执行。

  “她到我们社区时间不长,平时对自我要求也比较高,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得了心理疾病。”红菱社区书记无奈袒露,“本来生病请假也正常,但基层工作量那么大,社工就这么几个,她请假后,其他人的工作量就增加了。时间一长,大家难免有情绪。我曾多次向大家解释,可惜效果不大。”

  为了解释误会,解开社区干部心中的疙瘩,采荷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到红菱社区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澄清会。

  “骆书记,我相信街道纪工委,相信你们的调查。”会上,一名社区干部主动表态。

  虽然误会已经得到圆满解决,但采荷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并没有到此为止。“在其他社区的走访中,我们发现因为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大的状态或者家庭矛盾等原因,在心理上有问题的社区干部不少,如果一直得不到纾解和开导,不仅危害个人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工作。”骆志坚说。

  采荷街道纪工委监察办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要求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社区干部考勤管理,切实保障社区干部各项待遇。同时,本着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依托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这个载体,指导有条件的社区通过社会组织,开设“心灵驿站”,由心理辅导专家定期坐诊开展心理疏导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服务13次,辅导67人。

  “对于长期在基层一线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社区干部,我们不仅要严管有力度,还要厚爱有温度。”骆志坚表示。

  (杭州市纪委市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