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1 06:33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感谢村民对我的信任和纪委对我的帮助,我一定吸取教训,多为百姓谋福利。”近日,慈溪市横河镇伍梅村书记、主任黄某某向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感激地说。现在的他还会以自己为例,提醒大家守纪律、讲规矩。
为了防止黄某某这样的受处分党员干部在“跌倒”之后变为磨平斗志的“躺平族”,帮助他们“起立再出发”,慈溪市纪委市监委今年3月出台了《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一项制度规范“两个责任”
《办法》明确了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的日常教育管理和回访教育职责,从对象确定到具体实施,从工作流程到结果运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明确规范。
以回访教育为例,回访教育不能“随意访”,形成了“一查三谈一测评”工作法。即查阅处分执行台帐资料,详细了解奖金扣发、处分宣布等是否执行到位;对受处分人员本人、分管领导、工作联系紧密的科室同事等进行分层次谈话,了解受处分人员的思想动态、个人认识等,询问采取帮教措施、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情况;同时,在支部党员范围内下发《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民主测评表》,对受处分人员在受处分期间各方面表现进行测评。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回访教育20次,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是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应有之义,也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应有之责,不是可做可不做的软指标,而是必须做、做到位的硬任务。”慈溪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中的举措早在去年就已经探索实施,现在通过制度将成功做法进行了固化升级,对受处分党员干部是否及时有效进行教育管理也被纳入了政治生态评估指标。
专人结对确保帮到点上、教在日常
“受处分之后,很在乎周围人的看法,担心能否重新得到大家的信任,结对帮教让我身边多了一个可以依靠的人。”掌起镇东埠头村党总支书记张某感慨道。
为把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融入日常,该市纪委市监委推动党委层面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教机制,选派一名政治过硬干部作为结对帮教人,签订“一帮一”教育帮带工作责任书,做好对受处分人员的日常教育管理、跟踪联系、心理疏导等工作。自办法实施以来,已为23名受处分人员确定了结对帮教人。
2019年,时任横河自来水厂党支部副书记黄某某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原本雷厉风行的他一度提不起工作劲头。恰逢去年村级组织换届,由于黄某某是土生土长的伍梅村人,熟悉村里情况,群众基础好,基层工作经验又丰富,伍梅村部分党员代表就推荐他参选。“我这样受过处分的人即便去参选,组织应该也不会信任我了吧?”对此,黄某某却产生了畏难情绪。
结对帮教人立马将此情形反馈给自来水厂党支部和横河镇纪委,横河镇纪委联合组织部门多次回访,激励他放下包袱、发挥所长。2020年底,黄某某以高票当选伍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像这样盯住关键事、关键时,有的放矢开展回访教育,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通,往往能迎来转机。”市纪委市监委案审室负责人分析道。
“成长档案”助推“再出发”
回访教育关键要访出实效,不能“一访了之”。该市纪委市监委注重常态化跟踪管理与结果运用相结合,切实把回访教育打造成“暖心工程”。
如何确保回访成果不因人员变化而断片?该市纪委市监委将回访“片段”整理成“合集”,形成了具有连贯性、完整性的受处分党员干部“成长档案”。档案库以“一人一档”的方式,围绕受处分人员综合表现、所在单位党组织意见、回访小组评定结果等相关材料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动态回访台账,以便持续跟踪管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切实提升回访“暖心度”,该市纪委市监委强化回访成果运用,对真心改错悔错、工作实绩突出的受处分人员,按期恢复党员权利、解除处分,并建议纳入正常的干部选拔任用范围,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仅2020年,就有15名处分影响期满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或晋级。新浦镇综治办原副主任王某某卸下思想包袱,因在战“疫”等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提拔为综治办主任。横河镇黄某某当选伍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后,用加倍努力报答组织关怀,将村农贸市场房屋以招标方式出租实现增收,一举改变村集体经济亏损的现状。古塘街道胡某及时调整工作状态,被选为石桥头村党总支委员,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和美丽村庄建设,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处分只是教育挽救犯错干部的开始,做好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这‘后半篇文章’,必定能够为推动慈溪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更磅礴的正能量。”慈溪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宁波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