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一线快讯

让信访举报"窗口"离群众更近更亲

2021-07-25 08:28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从信访举报“云中心”平台,到“入户走访”,再到“带信下访”,近年来,丽水市纪委市监委聚焦主责主业,严把监督执纪问责的第一道关口,在初访、回访、下访等方面狠下功夫,提升信访工作质效,让信访举报这个“窗口”离群众更近更亲。

  “我们村的林道硬化项目没有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就承包出去了,听说实际上是村支书在承包……”日前,在庆元县官塘乡纪检监察干部的协助下,坑下村村民陈某某坐在家中通过视频连线向庆元县纪委县监委信访室主任梁华武反映问题。

  “我们平时都难得到乡里一趟,更别说到县城向县纪委反映问题了。可现在不一样了,在家就能‘面对面’反映,真是太方便了。”说起县纪委县监委推行的信访举报“云中心”平台,陈某某竖起了大拇指。

  建立这个被群众点赞的平台的初衷,还要从一位信访群众的“一句话”说起。2020年6月的一天,临近上午下班时间,庆元县矛调中心纪检监察来访接待中心来了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群众,他大口喘气赶到窗口,希望接访干部能给他十分钟反映问题。这位村民来自距离庆元县城近80公里的江根乡,虽然他乘坐的是7点的客车,但因路途遥远、山路崎岖,赶到县城已是11点多。因反映事项清楚,书面材料齐全,整个接访过程确实还不到十分钟。

  “他已起身准备离开,却又转过身来握住我的手说自己来一趟县城不容易,请我们一定要去村里查一查。”提起这次接访,梁华武记忆犹新。

  “不容易”三个字代表着群众的呼声和期盼,而类似江根乡这样的偏远乡镇在丽水市还有很多。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丽水市纪委市监委以“百姓遇事有地方找说法”为切入口,针对全市乡镇较分散、且多为偏远山区的实际情况,依托矛调中心纪检监察来访接待中心,庆元、遂昌两地试点信访举报“云中心”建设,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2020年7月,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市信访举报“云中心”平台率先在庆元、遂昌上线运行,群众可以通过乡镇纪委终端,与县纪委“云中心”连线,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反映问题,避免了群众在县、乡之间来回跑,真正实现了“就近访一地”。

  “公益林补偿款一直没有发到手,还以为是村干部挪用了县纪委同志在视频那头这么一解答,心里踏实了!遂昌县大柘镇车前村村民范某在离开镇纪委前满意

  在此不久前,范某向大柘镇纪委、监察办举报生产队多年来未公益林补助款发放到户的问题。经核查,因该村部分农户对补助款归属存在争议,相关争议款由村集体保管而未发放到户,造成群众误解。

  随后,大柘镇纪委、监察办督促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协调生产队剩余公益林补助款发放问题,同时通云中心”开展县镇两级同步反馈,做好解疑释惑,消除范某顾虑最终,该生产队各农户达成协议,这笔争议了4年的款项终于“落了地”。

  如今一年过去了,信访举报“云中心”也有了新的内涵。针对部分群众路途较远、行动不便,以及对电话、网络等数字化信访举报方式不够习惯、不够信任等情况,全市各级纪委监委开展“入户走访”“带信下访”行动,让群众借助纪检监察干部手机上的移动终端,在家与“云中心”连线信访,足不出户便能投诉举报;针对乡镇纪委、监察办承办的区域范围内有影响力、群众关注度高的信访件,县级纪委监委提级介入,通过“云中心”开展视频连线县、乡两级同步反馈,有效消除群众疑虑,提高群众信任度和满意率。“云中心”不仅方便了群众,对于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来说也是受益良多,乡镇纪委、监察办在办理信访件办过程中,可以通过“云服务”方式接受县级纪委监委的远程指导,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截至目前,全市9县(市、区)均建立了信访举报“云中心”平台,与113个乡镇实现双向连通,累计开展“云接访”276人次、“云反馈”36次,并通过与矛调中心建立的信访联动处置机制,化解群众矛盾97个,有效避免群众重复访、多头访问题。据统计,“云中心”上线以来,全市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重复举报同比下降23.2%。

  今年年初,全市筛选出82件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举报的检举控告件,由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案,通过“入户走访”“带信下访”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变上访为下访,推动扶贫领域违纪违法、农村宅基地审批优亲厚友、公益林补偿金分配不公等一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得到解决。截至目前,已办结5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人,谈话提醒或批评教育30人,并对2名受不实举报的干部进行澄清正名。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访举报工作,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护,更加直观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打造‘为民办实事’的‘新阵地’,真正把信访举报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市纪委监委关负责人表示。(姚德斌 毛慧琴

(丽水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