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推进阳光拆迁 助力城市建设提速增效

2021-09-01 07:23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我们这里的拆迁不仅效率高,而且阳光透明!”刚办完签约手续的村民刘女士高兴地握住拆迁组工作人员的手。820日,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朝东弄地块项目房屋征收签约正式开始当天,即有57户完成签约,签约率超20%,实现“开门红”。截止目前已有119户完成签约,签约率达到40%

  拆迁时间紧、任务重,群众涉及面广、利益诉求复杂,加之少部分群众对拆迁公平公正性存疑,拆迁工作一直是城市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宁波市纪委市监委完善制度政策、创新方式方法、严格监督执纪,切实推动拆迁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让更多的群众理解支持配合拆迁工作,助力城市建设提速增效。

  深入一线查访 完善制度政策

  “李阿姨,您对货币安置和调产安置等相关政策是否了解?相关工作人员是否进行了介绍?”这是镇海区澥浦镇纪委工作人员冒着酷暑,对湾塘、岚山两村拆迁项目,紧盯政策宣传、实物评估等重要环节,进村入户开展一线监督。

  问需于民问廉于民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在宁波深入拆迁一线察廉情解民忧已经成为纪检监察人的常态。象山县丹东街道纪工委、监察办积极推动街道实行“结对包户式”服务,确保每一户都有一个队伍全程跟踪联系全方位开展工作。今年以来,已累计召开征迁工作廉政纪律会议4次,征迁谈心谈话2次,上门走访、电话沟通120余次。

  阳光拆迁,制度先行。在充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宁波市纪委市监委督促各地、各职能部门不断完善拆迁配套政策制度在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的推动下,市住建局等联合出台《宁波市依法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指引(试行)》,推动进一步规范征收与安置流程江北、镇海、余姚等地纪检监察机关推动职能部门细化征收意见,健全集中签约、分级审核18项制度,完善青苗补偿标准等。

  创新方式方法 提升监督质效

  “方阿姨,您反映的同条件房屋补偿款不一致情况,经核实,该房屋实际面际比您家多了一个多平米……”在奉化区岳林街道舒家拆迁地块,通过“清廉拆迁议事厅”的答疑解惑,群众“签字意愿”有力提升,“拆迁清零”任务比预期提前15天完成。

  创新监督,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拆迁现实的所需。宁波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推动拆迁领域监督更精准、更高效。奉化区纪委区监委会同拆迁、住建等部门,在全区12个拆迁区块分别成立“清廉拆迁议事厅”,广泛收集廉情信息,解答群众疑惑。海曙区纪委区监委在每个项目开工的关键节点,将对廉政风险防控的相关要求延伸到项目建设相关单位,对项目负责人开展廉洁、安全“双交底”。鄞州区白鹤街道纪工委针对征迁重点环节,开展重大项目廉洁盲点“搜索”,并以红、橙、黄三色对风险岗位作出区分,同步形成阶梯式风险岗位目录,绘制“征迁岗位风险图”和“勤政廉政要点表”。

  此外,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注重数字赋能,督促建设三位一体的信息公开服务体系,实现房屋征收与补偿信息“九公开”,打造拆迁领域“一网通办”、执行“一贯到底”、全局“一屏掌控”、监督“一览无余”的典型应用场景。

  严格监督执纪 强化警示震慑

  拆迁领域利益密集诱惑颇多,廉政风险不容小觑。宁波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秉持“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拆迁腐败,近年来先后查处了镇海区骆驼街道拆迁办工作人员刘群、洪亮、金军康违纪违法案等拆迁领域典型案例,持续强化警示震慑,铲除腐败滋生土壤。

  特别是今年以来,宁波市纪委市监委大力推进拆迁拆违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涉及拆迁拆违领域信访件和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结合拆迁拆违领域的机制制度和案发特点查找分析廉政风险点,加大“一案双查”力度强化压力传导,为阳光拆迁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拆迁领域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已开展监督检查248次,发现问题26个,提出整改建议52条,发出监察建议书1份,督促完善制度16个。

  对于专项治理中发现的拆迁违纪问题,宁波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问题线索快查快办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研判、优先处置。截至目前已约谈提醒32人,立案8件,已处分2人,通报2件,以铁纪铁腕营造良好的拆迁环境。

  (宁波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