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专项治理 为国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1-11-04 06:27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你们单位在询价时确认中标依据不充分,要及时整改。”“个别工程的前期服务存在直接委托现象。”在近日宁海县纪委县监委和县国资管理中心联合开展的国有企业采购专项监督检查中,检查组成员不留情面当面指出问题。

  今年以来,宁波市纪委市监委扎实开展国有企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有效净化国有企业领域发展环境和政治生态,筑牢清廉国企“防火墙”,为实现宁波国有企业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国有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必须全面梳理廉政风险防控点,进一步规范流程、明晰责任、强化监督。宁波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小切口、大治理”的工作理念,强化组织协调,研究建立定期报送、会商分析、指导督导、分类处置、挂号销号等工作机制,确保真正查清问题、掌握实情。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坚持实行集团公司及分子公司专项治理全覆盖,将专项治理与巡察、审计、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相结合,逐条逐项进行拉网式梳理分析。余姚市纪委市监委对2018年以来国有企业领域腐败问题线索进行系统梳理,对已了结线索开展“回头看”、复核复查等,深挖问题根源,同时畅通信、访、电、网“四位一体”信访举报平台,落实专人对举报件即收即录,及时反馈办理结果。自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共发现宁波市属国有企业违规问题79个,处理4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9人。

  “目前共清理规范各类劳动用工51人,追缴资金203万元。出台《慈溪市国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办法》,对企业劳务派遣和服务采购实行核准制。”此前,慈溪市纪委市监委在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和服务采购专项监督时,发现个别国有企业通过支付外包服务合同款的方式规避工资总额控制,第一时间向慈溪市国资管理中心发出《监督提醒通知书》。在纪委监委的有力督促下,该管理中心立即组织开展劳动用工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严查劳务用工违规行为并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查摆问题只是治标,推动查找根源,防止问题复发才是治本之策。针对专项治理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宁波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各责任单位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切实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做好专项治理后半篇文章。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针对未按要求进场交易、租金定价异常等问题,推动明确进场交易规定,将资产租赁纳入年度产权交易检查范围。海曙区纪委督促健全国有企业房产土地租赁制度,进一步规范租赁行为,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宁海县纪委县监委针对县水务集团自行采购金额大而廉政防控措施薄弱的情况,督促其出台限额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按物资采购金额大小对采购流程和参评对象进行细化,提升采购规范化、公开化水平。截至目前,宁波各级国有企业已建立完善制度43项,有力推进长效常治。

  在扎紧“制度”笼子的同时,宁波市纪委市监委还充分发挥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作用强化清正廉洁的思想自觉。如余姚市纪委市监委大力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今年以来,已有1000余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通过赴廉政教育基地参观、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接受廉政教育。

  “建立由集团党委纪委委员、各党支部专职纪检委员和各基层项目部党风廉政监督员三层内部监督体系后,国有企业纪委已主动发现并督促整改了超标准领取薪酬等13个问题,处理人员13人。”说到国有企业纪委机制改革的成效,奉化区纪委区监委负责人满是欣慰。原来在专项督查发现部分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存在畏难情绪和躲避态度后,该区强化国有企业纪委三层组织建设,有效提升了国有企业纪委的监督执纪能力。

  同时,宁波不断推动完善国有企业纪委组织架构,提升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人员综合素质。宁波市纪委市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专门组织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综合业务研修班,培养其敢于担当、敢于监督的政治品格,提升其线索处置、谈话技巧等专业能力。海曙区纪委区监委完善“室组地”联动机制,通过重点督导、开展纪检专业审核、问题线索全程把关、引入第三方开展驻点监督等多种形式,有力提升国有企业纪委监督执纪专业性、规范性。

  (宁波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