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下足监督"绣花功" 助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

2021-11-26 07:24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前不久,宁波市奉化区松岙镇热闹异常,前来收橘的车辆络绎不绝。

  “橘树下埋了河泥,肥力特足,果子长得特好,一箱能卖50多块呢。”夏姓农户乐呵呵地对再次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松岙是宁波市革命老区之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运动中,松岙涌现出一批以卓兰芳、卓恺泽和裘古怀为代表的革命烈士。1926年5月浙东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就诞生在松岙。为努力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该区纪委区监委下沉一线入户走访,锚准问题精准施策,下足监督执纪的“绣花功”,谱写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这块地里长的橘子个头有点小儿,颜值不太高,价格也就卖不上。想改良品种吧,就是技术不太精通……”前段时间,几名果农反映的问题,让一线来访的镇纪检监察干部牢牢记在了心上。松岙镇是宁波传统的柑橘产区,小小的柑橘是当地农户重要的经济来源。区纪委区监委第一时间与相关职能单位联系,督促农业农村局、镇农办、农机总站、农商集团等单位组建专家小组,从橘子的种植到销售全链条进行即时即地指导,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全程跟进指导督促,精准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找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题。只有广开言路、收集廉情民意,才能找到病根、对症施策。”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而松岙是奉化区最东端的镇,三面环山,受地势、交通等客观因素影响,如何让村民更加便捷、快速地反映问题成为关键所在。

  镇纪委一方面通过村级“云监督”平台,广泛收集廉情信息,并制订“15日云答复机制,要求所有基层监察工作联络站动态化受理群众在该平台上反映的问题,原则上15日内做好调查、处理和反馈工作,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另一方面,针对老区很多住户年纪偏大,还有部分群众腿脚不便的问题,镇纪委通过各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组织党员干部与11个行政村的农户“攀亲戚”,借助“夜访”“问廉会等多种方式上门问廉、入户解忧。截至目前,该镇共督促各村完成问题整改三大类62个。

  如不久前,一名村级监察信息员夜访时了解到村里的一位残疾独身老人每天去老年食堂吃饭十分不方便的问题,立即进行反馈上报。最终,在镇纪委的督促推动下,镇里新建的两个老年食堂开通了11个行政村上门送餐服务全覆盖服务,真正解决了部分有困难的老年人吃饭问题。随后,镇纪委举一反三,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对全镇特殊或困难家庭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真正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重点村、重点人、重点事’,聚焦村庄农房改造、征地拆迁、‘我们的家园’等重大工作推进情况,把监督做实做细做精,让革命老区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宁波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