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杭州监督保障医疗服务行业风清气正

2021-12-23 06:37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截至11月底,全市公立医院共有219人主动说明违纪问题,上交红包及礼品礼金59万余元,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363人,通报问题12个,完善制度118个。”12月1日,杭州市纪委市监委公布了一份关于医疗服务行业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成绩单”。

  为坚决纠治医疗服务行业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今年7月以来,杭州市纪委市监委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出台全市医疗服务行业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围绕重点岗位权力运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医德医风等6个方面,专班化开展监督检查。

  杭州某市属医院是一家具有残疾鉴定资质的医院。不久前,该医院查处了一起因收受好处费虚开诊断报告、进行残疾等级虚假评定的违纪违法案例。

  针对这个问题,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对卫健委发出主体责任意见书,要求指导并推动该市属医院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做细做实“后半篇文章”。

  该市属医院将“残疾鉴定管理”作为“高风险”等级的风险点纳入廉政风险清单,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建立残疾评定医师年度轮换制,有效防范岗位廉政风险。同时,为深入纠治“病灶”,切实将整改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该医院组织开展了“一场党风廉政专题党课”“一次廉政风险排查”“一套权力管控长效机制”等“九个一”专项整顿教育活动,全方位做好以案促治工作。

  本次医疗服务行业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明确以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为整改对象。市属医院纪委书记带队,对11家市属医院开展交叉巡查,共计发现问题66个,提出整改建议62条。各区、县(市)医院对照整改重点自行开展自查自纠、集中整治、完善总结,因地制宜开展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达到查处一个、警示一方、治理一域的效果。

  萧山区纪委区监委针对某公立医院口腔科工作人员违规私自收取诊疗费用的案例,专门指出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督促全区公立医院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口腔专业领域行风问题教育整顿活动,推动完善10项规章制度;临平区纪委区监委针对医疗服务行业排查中发现的37项问题,督促区卫健局指导4家区属医院梳理总结141条“小微权力”事项,制定“小微权力”流程图,建立重点岗位人员名录库,完善出台制度21项。

  除了扎紧制度“笼子”,一些地区还借助数智平台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监督。在临安,区纪委区监委推动医疗服务行业政治生态可视化评估,按照红、黄、绿三色等级对全区28个医疗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评级,再根据信访举报量、处方数据分析等指标持续更新评定等级,有效提升了监督的精准性。

  下一步,杭州市纪委市监委将结合各地医疗服务行业线索办理处置情况,适时开展“回头看”行动,重点查看“旧病”是否痊愈、“旧伤”是否复发、是否感染新“病灶”,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进行查处,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为推动构建风清气正的医疗服务行业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

  (杭州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