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0 07:37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县域内公务活动用餐,不得使用公函,改扫“一码通”自助支付吃“廉政灶”;临时办公所需设备,通过“虚拟仓”平台申请后,优先从“公物仓”内调配;同一时间段、目的地相近,不同单位公务出行同拼一辆公务车。
这是近年来常山县纪委县监委做实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督促职能部门用“制度+智能”规范公务“吃用行”,杜绝小微腐败、减少浪费的创新实践。
“一码通、廉政灶” 规范县域公务接待
“滴”的一声,扫码支付成功。近日,正在芳村镇开展巡察回访的巡察干部打开手机“一码通”,在镇政府食堂扫码用餐。这种“自己用餐、自助支付”的公务用餐行为,在常山已成为新习惯。
2019年10月,县纪委县监委在“公务接待”专项督查中,发现部分单位食堂管理不规范、存在以公务接待名义套取资金“吃公函”等问题,同时,干部下基层就餐不便,村里有变相招待等现象,随即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县里相关部门出台“廉政灶”制度,明确规定县域内各单位之间不得使用公务接待函,公务人员应当自行付费用餐,不得以任何名义相互公款宴请。
为保障制度可行性,2020年5月,常山县运用“制度+智能”模式,在全县各单位食堂推行干部职工用餐补贴统一运营机制,并开发“一码通”自助支付服务系统,将用餐补贴直接与公务人员手机绑定。县域内开展公务活动,干部凭个人手机上的“一码通”,可在各单位内部食堂用餐。同时,为解决偏远村公务用餐难,依托农家乐或小饭店设立“廉政灶”固定消费点,商定用餐标准不超过30元/人。
“扫‘一码通’互通就餐,杜绝既领餐补贴又吃公函的现象,大大节省了财政支出。”县财政局行政事业科负责人说,真正从源头上防范了公务接待的廉政风险。
据最新统计,已有161家单位加入“一码通”廉政灶平台,偏远村设立固定消费点25家,用户达6756人,在方便公务用餐的同时,实现了县域范围公务“零接待”,2021年前三季度全县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23.1%。
“线上线下”公物仓 盘活闲置国有资产
“通过线上‘虚拟仓’报批后,不到半天时间,临时办公需要的桌椅、柜子、复印机就从‘公物仓’调剂来了。”说起“公物仓”,常山县征迁中心的詹立燕津津乐道。
2020年5月,县纪委县监委在开展国有资产领域专项督查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资产使用效益不高,一些闲置办公设备散落在仓库中无人问津。而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专班等,又因办公需要重新采购。
一边是闲置资产,一边又新增采购,信息不对等、渠道不畅通,造成严重浪费。点上问题,面上解决,县纪委县监委督促县财政局切实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杜绝浪费。
在监督的推动下,2021年8月常山县出台《公物仓管理暂行规定》,从制度层面建立政府部门间资产调剂机制,明确各单位将低效运转、长期闲置的资产纳入公物仓管理。同时,建立“线上”虚拟仓,实现公物仓资产信息发布、调剂、仓储和配送的智能管理,使用单位既是“店主”也是“顾客”,既可根据实际需求发布闲置资产又可挑选所需调剂资产,成功实现闲置资产在各部门间共享共用、高效利用。
“双仓并行”模式不仅实现了公物仓管理的透明化、科学化、精准化,缩减了业务办理时间,还确保了资产及时“回流”,实现资产的“N”次利用,监管也更到位。
公物仓推行以来,累计接收闲置资产706件,资产原值约489万元;为3家单位划拨长期使用办公设备65件,为6家临时机构调剂办公设备189件;2021年全县政府部门采购预算同比下降260万元,有效节约财政资金。
“公务拼车” 拼出出行新常态
“尊敬的用车人王某某:您的用车订单已派车成功,车牌:浙H*****,目的地:衢州……”近日,生态环境局常山分局工作人员收到公务拼车平台发来的短信,同一时间,县政府办的公务用车人员也收到了相同的短信。
一辆公车、时间段、目的地相近,多家申请单位共同拼乘,这种“公务拼车”新模式在常山已成为一种常态。
今年5月,县纪委县监委在对全县公务用车管理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监督,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发现,2020年常山县赴衢州市线上公务派车2199次,其中1174次为同日多单位1-2人派车,派车用车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车改单位超预算指标用车问题较突出,同时,由于人车资源整合不充分,社会化租车费用也逐年升高。
随即,该纪检监察组发挥派驻监督作用,督促县机关事务保障中心、县大数据中心借助数字化改革春风,创新推行“公务拼车”制度,并开发“公务一键拼车”平台,形成线上申报、单双人亮黄码、统一自动拼车、上车扫码验证、开具电子虚拟发票、回常公务班车预约等系列管理模式。
8月份,平台上线后,需用公车时,申请人只需在平台上详细填写用车时间、目的地、事由、人数等,经审核后,系统自动研判匹配,按照“能拼就拼、应拼尽拼”原则进行派车,切实解决单人单趟公务用车现象多的问题,有效提高公车使用效益。
此外,平台还进一步完善每辆公务用车“大数据”获取集成举措,车辆状态、行驶时长、行驶里程、时速、人数、平均耗油、实时位置等信息均可实时查看,异常情况及时亮黄红码,并纳入驾驶员绩效考核,有效防止公车私用、公车超速、违章行驶等情况的发生,也杜绝了非公务人员搭乘公车现象。
据统计,自2021年8月“公务拼车”推出后,已有50家单位向公车平台申请用车,其中32家单位实现拼车出行,赴衢趟次同比下降12.5%,环比下降10.9%,公车运行费用直降50%,出行经费同比降低16.49%,环比下降15%,截至目前,共节约10多万元公车运行成本。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要督促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坚决遏制公款消费中的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我们紧盯公务活动‘吃用行’,以小切口监督有力推动公务行为大治理,实现公务经费大节约,形成了节约廉洁新风气。”常山县纪委县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步,将以强有力的监督确保执行到位,让节约廉洁理念成为常山干部从事公务活动的一种自觉。
(衢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