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苍南:"3+1"模式推动办信质量效率双提升

2022-11-04 08:3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2022年1-9月份,苍南县信访总量113件,同比下降45.1%,重复检举控告同比下降8.7%......”今年以来,苍南县纪委监委通过横向学习、纵向对比,找准信访工作短板和不足,对症下药,创新推出“3+1”模式,即3项机制、一张流程图,推动办信质量效率双提升,全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整体发展持续向好。 

  受理研判机制——严把“入口”关 

  “孙某某反映苍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卫健系统招考程序不规范问题,反映的问题与纪检监察业务无关。经集体会商研判转送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处理,并于一个月内上报处理情况。”日前,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纪检监察干部叶陈凤将一件“业务外”信访件通过交办函移交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过督办,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时就招考有关流程及细节向孙某某作出解释说明,并于一个月内将信访举报件处置结果反馈至县纪委监委信访室。

  业务外信访件大量涌入一直是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难点。苍南县纪委监委按照“集体研判,精准分类,对口办理”的原则,建立由分管副书记、分管常委、信访室负责人组成的3人研判小组,逐一对信访件进行抽丝剥茧,揭开业务外信访件的真面目,防范将业务外信访件“包装”成业务内信访件的“挂牌”信访件“混入”。今年以来,苍南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共将157件业务外信访件精准转送至县信访局等相关业务部门。 

  报结会商机制——严把“出口”关 

  “这份调查报告对群众反映事项核查不透彻,有些点没有核查到位。”“镇纪委办理的实名举报件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回访且谈话笔录制作不够规范。”会议室里,苍南县纪委监委相关领导、案审室、信访室、第四纪检监察室相关负责人等正在对一信访件进行会商联审。

  信访举报工作直面群众,办信质量的高低对是否有力有效化解信访件、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至关重要。为了有效提升基层办信质量,今年3月,该县纪委监委建立信访报结会商机制,由分管副书记、分管信访工作常委、承办部门分管(联系)常委(委员)、联系纪检监察室、案审室、信访室开展会商联审。会商联审重点围绕信访问题是否核查到位、告知反馈是否到位、人员处置是否到位等方面,直接、正面、客观指出办理中存在的问题,集体讨论确定是否予以报结。该机制运行以来,苍南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已牵头召开信访报结会商会5次,审核信访件40件,通过34件,退回补证6件。 

  季度信访督办机制——严把“存量”关

  “这封信访件转办给你们已经3个多月了,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办结?目前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准备如何推进?......”近日,苍南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黄一智在“书记面对面”季度面谈时向该县钱库镇纪委书记提问道。 

  信访积压严重、办结率不高是乡镇纪委的通病。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开展“书记面对面”季度面谈,由分管副书记召集乡镇纪委书记一对一面谈,各乡镇自亮“家底”、自晒“清单”,对信访举报件进行大起底,全面梳理超期或即将超期未办结件并形成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与此同时,乡镇纪委书记还需逐一对未办结信访件进行分析汇报,倒排时间表,承诺限期办结。县纪委分管副书记对于工作不力、未在承诺期限内完成任务的乡镇纪委书记开展追加约谈,并在年终信访工作考核中予以扣分,倒逼乡镇纪委将压力扛在肩上。

  重塑信访流程图——严把“程序”关

  “乡镇纪委如何受理信访件在流程图上一目了然,我们有了这个流程图,工作‘秒上手’。”苍南县灵溪镇纪检监察干部肖行对着信访“流程图”竖起了大拇指。 

  信访办理既要提速更要提效,该县纪委监委利用信访思维导图,进一步梳理细化信访流程,将其分解为受理—办理—报结—闭环4个大环节,对每个环节的处置标注释义和办结时限。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在4个大环节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36个小环节,将信访问题从受理到办结反馈全流程连接起来,形成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闭环管理流程图。重塑后的信访流程图涵盖信访办理的所有情形,使办信全过程有据可依,为规范办信、高效办信、优质办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3+1’办信模式规范了信访件办理流程,有效地提升了基层办信质效。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发挥好信访举报政治生态‘晴雨表’、权力行使‘观察哨’作用,以信访举报高质量办理推动我县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优化,助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苍南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苍南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