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破局“集卡围城” 助力兴港护民

2024-11-22 11:0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原来集卡车经常停在小区、企业周边,导致道路变得狭窄,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现在通过整治,社区周边已经基本见不到集卡车了,道路在变宽阔的同时也更加畅通,大家日常出行放心多了。”近日,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纪工委开展回访时,街道百合社区党委书记齐龙说道。

  这种变化,是宁波市北仑区破局“集卡围城”,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的缩影。作为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所在地,近年来北仑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向东发展,东部的穿山、大榭、梅山3个港区集装箱量已占到全港70%左右,可区内超七成的港外集卡停车场、集装箱堆场等配套设施仍集中在中心城区周边。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天有2万多辆集卡车在城区往来穿行,由此产生的拥堵、违停、噪音问题凸显,影响了城市品质和群众生活。

  “北仑把‘集卡围城’问题作为集中整治重要‘小切口’项目,构建起‘党委主导、职能部门和街道主抓主战、纪委监督推动’的责任体系,为工作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北仑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围绕集卡车“全轨迹”运行和集卡司机“全周期”服务,一体贯通“查、改、治”,推动“集卡围城”向“集卡出城”转变。

  为推动整治工作迅速打开局面,北仑区纪委监委运用“一线监督法”,深入物流企业、港口码头、“司机之家”等基层一线开展专项监督3批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6个,做到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同时,该区纪委监委还会同信访部门起底涉及集卡类投诉377件,及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落实。

  在加强面上监督的同时,北仑区纪委监委还把重心放在标本兼治的“里子”上。近日,宁波舟山港三期码头的灰库项目启动建设,作为国内首个数字化、立体化、智能化集卡停车场及堆场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容纳标准箱超25000个,提供停车位1400余个,能有效缓解港口集疏运的巨大压力。但该项目在前期推进过程中并不顺利,进度一度滞后,为此该区纪委监委多次组织人员到相关职能部门了解情况、督促落实,助力项目加速落地。据了解,像灰库这样的大型综合物流基地北仑共需建设6个,同时将对影响城区环境的低小散堆场、停车场实行有序腾退。

  “为确保这些标本兼治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将继续围绕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求,组建专项监督组,通过下沉一线、实地走访等方式强化监督保障。”北仑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人为本抓治理,是整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北仑区霞浦街道物流园区内,一位集卡司机正在向前来调研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集易停”系统:“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车位空余、车位距离、周边服务信息如餐饮、购物、加油站等就都能看到,还可以快速选择就近的停车场预约车位,方便了很多!”司机口中的“集易停”系统,正是“智序港城”数智平台提供的应用场景之一。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北仑区纪委监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多次深入集卡司机工作、生活场所开展蹲点调研,督促推动“智序港城”数智平台建设,实现全省首创的“人、车、箱、场、仓、货”数字化一站式管理服务。据了解,自数智平台开通以来,集卡司机接单提箱平均等候时间从1-3小时缩短到随到随提,超速驾驶、疲劳驾驶发生率下降54%。

  为了更好地帮助集卡司机实现从“以车为家”到“北仑安家”的转变,北仑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工业社区建设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引》,组建27个“车轮上的党支部”,推动科学布局“甬爱E家”“司机之家”。针对集卡司机吃饭、上厕所等“关键小事”和家属就业、子女托管等“后顾之忧”,该区创建全省首个《货车司机全周期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累计建成5个配套餐饮、住宿、娱乐等生活便利服务的集卡司机服务中心,推出“卡哥”技能培训、“卡嫂”共富工坊、“卡娃”假期托管等服务项目80个。

  截至今年8月,北仑已实现“两降一升”,主城区过夜集卡数下降57.1%、群众投诉量下降71.5%和集装箱吞吐量上升8.2%。

北仑区纪委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