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一线快讯

衢江:监督助力清水鱼“游”出共富路

2025-04-08 11:07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晨光中,大棚与竹海交相辉映,54个鱼池如同镶嵌在山间的银镜,泛着粼粼波光清水高山的源头引入,经三级净化系统循环使用。鱼群在18-22℃的恒温水流中完成健身计划,产生的代谢物经微生物降解转化为有机肥,滋养着周边70亩茶园这是衢州市衢江区太真乡银坑村鱼文化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管岳仁介绍,产业园二期将正式投产,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能为村里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项目的推进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基地建设初期,由于运输不当,缺乏鱼类养殖的经验等,导致大批量鱼苗死亡,经营一度陷入困局,每年呈现负增长趋势。

  发展的难点,就是纪委监督的聚焦点衢江区纪委监委将山区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监督重点之一,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针对清水鱼产业面临着技术瓶颈和市场风险两大难题,该区纪委监委立即督促乡镇,积极协调对接区农业农村局,邀请省鱼类养殖专家多次上门指导,并引入循环吊水养殖模式破解技术瓶颈。

  “现在这里已有50多万公斤衢鱼沿着杭新景高速进杭州等地餐桌,山泉养鱼的清甜滋味正成为都市饕客的新宠。太真清水鱼已经打开了市场,经常供不应求。厂区的工作人员向前来走访调研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

  在鱼文化产业园建设中,该区纪委监委积极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建立区纪委监委+乡镇纪委+村级监督联络站+廉情监督员的多层次监督网络,构建三查三看监督体系:一查项目进度,看是否存在滞后风险;二查资金流向,看是否做到专款专用;三查政策落地,看是否存在执行偏差。截至目前,该区纪委监委累计开展现场督查17次,发现并督促整改施工安全隐患3处,推动3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精准投放为银坑村带来每年20多万元的经营性收入。

  在银坑村财务公示栏上,一组数据格外醒目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18增长80.6%当地村民也依托该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从项目落地太真开始,不仅为村集体增收,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村里的低收入农户可以到这里做小工,贴补家用。银坑村村监会主任吕东方非常期待,随着鱼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完成以及太真清水鱼品牌的推广,能更好地带动农旅融合、村民增收。

  “乡村振兴推进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产业发展,整合监督力量,加强监督力度,当好乡村振兴护航员,护航乡村产业持续蓬勃发展。衢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衢州市衢江区纪委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