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山县纪委监委,一场以“手把手工程”为核心的人才培育行动正如火如荼展开,为年轻纪检监察干部点亮成长之路。
“有了《电子手册》和导师的悉心指导,我对谈话方案制定、笔录制作、证据调取等关键业务更熟练了,顺利适应了新岗位。”谈及自己的成长蜕变,县纪委监委新进90后干部余斌言语间满是兴奋。和他一样,众多年轻干部在“手把手工程”助力下,正从纪检监察“新兵”成长为业务“尖兵”。
近年来,常山县纪委监委锚定建设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目标,创新推出“手把手工程”培养模式,完善编制《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案件办理电子操作手册》,以简洁易懂的表格形式固化工作流程。同时,在片区协作的基础上,新增业务导师与年轻干部“手把手”结对帮扶,快速提升年轻干部履职素能,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
为确保帮带实效,该县纪委监委精心谋划,出台《纪检监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方案》。依据“工作相连、帮带便捷、性格互补”原则,筛选党性强、作风正、业务水平高、实战经验丰富、为人处事稳重的人员担任导师,与年轻纪检监察干部结对帮带,以三个月或一年为周期,导师依托《电子手册》手把手教学,给予“量身定制”的指导,助力年轻纪检监察干部快速蜕变。截至目前,已有13名资深导师与28名年轻干部成功结对。
在“怎么带”上,常山县纪委监委构建“三维立体”培养体系,根据“学员”能力维度进行分层,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对新进干部,注重提高办案规范化及精细化水平,由导师“面对面”为其对照讲解调查报告撰写要求,不定期检查案卷装订质量、总结谈话及笔录制作的问题;对年轻干部实施“基础业务知识+数字化操作”双提升计划,为其布置信息化学习任务,并安排相关业务骨干“手把手”全流程指导其进行数字平台操作。
如何保障“手把手工程”长效落地?该县纪委监委强化全流程跟踪,在过程管理中,年轻干部需定期向导师汇报工作、生活、思想进展,导师年末综合评鉴;在结果运用上,把《电子手册》中表格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帮带成效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充分激发纪检监察干部参与热情。
“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是我们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常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健全深化以《电子手册》、导师帮带、片区协作等为主要内容的“手把手”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业务实操、经验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能,确保纪检监察队伍业务过硬。
(常山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