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一线快讯

义乌:清理"三资"问题 守好农村集体"家底子"

2025-04-22 15:46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这个合同怎么没有明确违约条款?这样合同到期后,承包人长期占用村级资产造成损失,谁来负责?”近日,义乌市后宅街道“大李祖”共富联盟监督联查人员在抽查村级工程中,指出了下万村水塘承包合同内容违规的问题,并指导规范整改。

  “大李祖”共富联盟是该市后宅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形成的监督联查“战队”。为打破“熟人社会”局限,后宅街道纪工委监察办牵头组建共富联盟,统筹调配9个村的监察工作联络站力量,推行“村自查、区域互查、街道复查”机制,通过抽签互查村级工程账目与质量。其间,共排查村级工程140个,发现工程拆分、烂尾、审核不严等问题16个,跟进查处8人。

  农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义乌市纪委监委聚焦村级债务债权清理清收、集体资产清查核实、财务制度落实等方面开展监督,以“小切口”发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其间,该市纪委监委集中力量分项目抓好问题整改,为打造乡村全面振兴义乌样板提供了坚强保障。

  “村级合同签订和管理,影响村集体资产资源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把关不严极易造成资源流失,侵害群众切身利益。”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从源头防止合同不规范及其背后风腐问题的发生,督促该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合法性前置审查制度,推行“一村一律师”,聘用法律顾问对10万元以上的村级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核把关。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义乌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公司有没有盲目上马工程?”“劳务派遣会不会优亲厚友?”……在前期调研走访中,该市大陈镇纪委发现有的村民对村级强村公司的规范运营存在质疑,不但影响村干部信誉,也削弱了乡村振兴的凝聚力。

  找准问题症结后,大陈镇纪委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积极借助市农业农村局的专业力量,创新搭建强村公司管理一体化平台,对公司成立、采购、工程、财务、务工等常用事项进行流程和标准的重塑,建立“申请—审批—抄送—实施—公开”的闭环机制,推动强村公司规范化运行。目前,该平台已在该市推广使用。

  “有了这个平台,强村公司的每一笔收入都有据可查,群众对我们村干部也更信任了,大家的干劲也更足了!”谈起整治工作为村里带来的变化,该市大陈镇众拥村旅游开发公司监事长陈洪兵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将进一步深挖‘三资’有关问题线索,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守牢村集体经济‘钱袋子’,以监督实效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义乌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