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案卷谈话笔录按印不规范,复议复核引用条款不够精准,处分决定未在党员大会宣布……”近日,象山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干部在对某乡镇纪委提报的一案件卷宗开展质量评查时,一针见血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将这些问题一并汇总编入2025年第二季度案件质量评查“错题集”。这是该县纪委监委提升案件质量的一个缩影。
案件质量是执纪执法工作的“生命线”。象山县纪委监委聚焦案件质量核心,以“三化建设年”行动为抓手,探索构建“双轮驱动”工作格局,对内加强监督指导、开展底线管理,对外强化法法衔接,持续打造内部良性互动、外部协作顺畅的案件质量共同体,赋能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的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是提升案件质量的有力保障。象山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着力找准症结、纠偏正向,全面提升查办案件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今年我们在‘评查—反馈—整改’基础上,延伸使用‘错题集’,对案件办理中的相关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提醒。”该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负责人表示。在每轮案件质量评查结束后,案件审理室都会安排专人对评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将程序审批不严格、文书制作不规范、条款运用不精准、证据收集不充分等易错易犯问题,及时收录进“错题集”,统一下发至各承办单位对照查摆,以个案见类案,切实防范同类问题异地发生。
针对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力量薄弱、人员流动快、规范性不强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编发《象山县纪委监委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把规范指导与典型案例有机结合,对执纪执法要旨、政策策略把握、定性量纪理由、纪法条规适用等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让基层纪检监察人员办案有参照、行文有依照。同时,建立审理工作巡回指导制度,分片区召开座谈会,聚焦程序规定、文书要求等开展实地指导,手把手、面对面传授经验做法。
保障和提升案件质量,不仅要靠案件审理部门把关指导,还要推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监督管理等部门共同对案件质量负责。该县纪委监委制定出台“底线”管理制度,从线索处置、案件查办、措施使用、办案安全、信访件办理等五方面入手,划定质量红线,每月形成底线管理负面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通过做好对负面清单的动态监测、分析预警,强化内部制约、压实各方责任,实现对审查调查各环节要素的全周期管理。“将案件质量责任由‘支点’承担变为全线承接,有效传导了压力。”象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职务违法犯罪案件案情复杂、办理难度大。该县纪委监委不断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在执法办案中的沟通衔接和协作配合,以法律问题研讨会、案件评析会等形式加强审理中的合作、互动,并适时商请检察院提前介入、同步审理,围绕疑难复杂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把握、法律适用等问题提前进行沟通协调,充分征求意见,确保案件“健康”进入司法程序。近三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共办理职务犯罪案件27件29人,均无检察机关退补或不起诉情况。
“我们将进一步树牢案件质量共同体意识,不断健全完善双轮驱动工作模式,持续推动案件质量提升。”象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象山县纪委监委)